无限从洪武大帝开始 第4章 流民如潮

作者:飞上楼阁 分类:同人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9:2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翌日,濠州城外的荒坡上,流民如蚂蚁般聚集。

“大哥,今日又来了三百人。”汤和抹着额头的汗,“城内粮仓只剩三石粟米,连耗子都饿跑了。”

“之前打仗元军闹得太凶,老百姓都被赶走杀光,现在濠州要想安稳下来,还要多些人才好。”

汤和回答道:“我也知道人多才好,可是粮食不够啊!我刚才检查一遍,从定远、灵璧来的流民都没有粮食,官府都收走了,本地居民也没有存粮,种子都没有!就算有,想种也来不及。”

老古现在管理钱粮,苦恼道:“元军为了歼灭红巾军,让蒙古权贵地主们带头捐赠,带动周围良家百姓捐赠粮食,说不定地主们还有粮食,毕竟地主粮食如数奉还,百姓钱粮三七分成嘛。”

“现在百业待兴,学校就先不办了,让小孩找块空地,老古你安排人教他们算数,我再安排人教习书文,让父母们能有时间劳作。”没钱没粮,只能按照最低标准办理教学,以算数为主,写个名字,不被骗就行。

“只要咱团结起来,办法总会很多。地主们不是还有粮食嘛,去借粮啊!不借就一把刀过去。”

“为什么是借?直接征粮就行。”老古很现实的乱世做法。

朱明严肃道:“不能强征,有规矩才能安稳,有规矩做事才能服众,不然只是流寇,对人的思维产生很大影响。哪怕他们与蒙古族有关,这件事听我的。”

“汤和带上几位本地会算数的掌柜跟我走,老古你是蒙古人,当个代表,去借粮!”

一天时间就集齐借粮队,以朱明和本地掌柜、士子为主。

人才太少了,稍微识字的都在朝廷做事,根本不想参和反贼的事,只有几位落魄小书生愿意投靠,只有等自己的人才培养好,想用谁就能用谁,不像现在还需要朱明自己带队。

“老爷,朱元帅前来借粮。”小厮说道,“就在客厅等着呢。”

“来者不善啊!我来会会他,去泡壶茶。”杨知不花吩咐道,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半个蒙古族,元朝时期流行蒙古化起名字,什么不花、完者之类的都是。

“朱元帅大驾光临....”

“哪里哪里....”

直接相互走完寒暄流畅,朱明也没有时间和他兜圈子,开口说道:“我是来向你借粮的,只为给流民们一条活路,利息算你一分一厘。”

“......”这利息能赚几个钱,没有朱明,他随便弄高利贷就能把一条街买下来,能把附近田地都划在自己名下。

“朱元帅仁义....只是利息...”杨知不花面漏疑色,看着朱明如此年轻,想再要多点利息,却忘记朱明是大元反贼。

“没有只是,我向你借是给你面子,不想坏规矩,你不和我讲规矩,我就和你讲刀子。还为难吗?”朱明直接打断他的只是,懒说配听。

杨知不花被吓得连忙站起来,摇晃双手说道:“不敢,不敢,不为难,我借,我借!”

“大家都是聪明人,就不用留我们饭了,我们还要去下一家。对了,把你知道还有存粮的好友都一并告知我,我按照名单去借,可好?”朱明微笑的说道。

“好,好。”死道友不死贫道,有难大家一起扛。

“那把你管家借我一用,一起做个见证,告辞。”

“元帅,这...不讲究啊!”杨知不花声音哽咽道,这是要玩死他。

朱明没有理会,连续拜访杨知不花的几位好友,又从好友拿到好友名单,众人也是惧怕朱明这个反贼杀了他们,只得借粮卖命。

到了最后,朱明把濠州豪强们都拜访大半,把濠州所有豪强名单都集中在册子上,剩下的也不去走动,直接让管家去通知,需要时就让他们送货上门。

随着借到的粮食越来越多,附近来的流民也越来越多。

这一天,朱明和汤和按照往常一样巡逻,至于为什么当元帅还需要巡逻,那还不是为了在士兵面前露脸,元朝百年,百姓被朝廷愚民,底层百姓饭都吃不起,整体道德水平都很低,很容易背刺。

这也是乱世枭雄经常收义子义女的原因之一,自己人当监军,保证军队不乱拉。

朱明来到城外,蹲在土坡上,看着人群啃食草根树皮一路流浪来濠州,心疼不已。看到一个妇人无力的坐在地上,将最后半块麸饼塞进婴儿嘴里,孩子的哭声却像被掐断般戛然而止。

“埋了吧。”朱明别过头不忍心看,“省口粮给能活的。”

当夜,月色如水,粮仓的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划破了夜的宁静。

“有人偷粮!”守夜的士兵大喊着,揪住一个枯瘦如柴的老汉。

老汉怀里掉出两把带泥的麦粒,颗粒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俺孙子快饿死了……”老汉蜷缩在地,声音带着哭腔,“朱元帅说要让百姓吃饱,俺只拿这一点……”他的眼神中满是绝望和哀求。

朱明握刀的手微微发颤,他看着老汉,心中五味杂陈。身边的汤和低声说道:“不杀,人心就散了。”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在提醒朱明。

朱明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抬起头,“他孙子我养了,以后就是我义子,今日之事事不必瞒着他,万事我来扛。”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决绝。

刀光闪过,老汉的头颅滚落,鲜血四溅。朱明割下一绺白发,系在粮仓的梁上:“偷粮者,此头为鉴!”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敲响了警钟。

人群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不敢出声。忽然,有个小伙指着手臂惊叫起来:“血……血字!”月光下,老汉的血迹在手臂上蜿蜒成符号——No.1350。看到这符号,朱明想到梦中寺庙里也有这个符号。

看到这符号,朱明心中一震,他想起了梦中寺庙里也有这个符号,那神秘的住持,那诡异的白鹿……

五日后,斥候飞马来报,马蹄声急促,尘土飞扬:“元狗五千铁骑两日后到”朱明登上土墙,眺望远方,心中暗自盘算,“察罕帖木儿都死在濠州,怎朝廷没反应?难道是同名?真的察罕帖木儿还在河南?”

他看到士兵们正用木棍削尖做的矛,准备迎接战争战。李铁匠突然跪下,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急切:“元帅,俺能造箭簇,但需要铁……”

“铁?”朱明踢开脚边的碎石,苦笑着摇头,“这荒山连块铁渣都没有,你让我去哪儿找铁?”用城内百姓的铁具也不顶用,很多家里就一个铁锅,菜刀都有可能没有,早就当了换钱活命。

只能找找地主好朋友啦,相信会慷慨解囊。

“报,元帅,城外乱葬岗挖出一块石碑。徐达将军和兄弟们都不敢动。”传令兵风尘仆仆回来。

“石碑?天降石碣?接下来是不是该找到独眼石人、鱼腹藏书,然后狐狸叫?搞什么啊,徐达,让你带兵搞出天命来。”

“一起去看看什么情况。”

朱明来到乱葬岗,看到石碑,眼神狠狠盯了一眼徐达,“你干的好事?”

徐达微微摇头,表示不是自己做的,他的鱼还没买到呢!

坑内碎石堆下露出一角青石碑,碑上刻满与手臂血字相同的符号,朱明瞳孔骤然一缩,“挖!”下令后,徐达才敢带着众人一起刨土。

随着石碑全貌渐渐显现,No.1350的符号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这碑文……”老古摸着符号,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像是先秦大篆,又像道士画的符。”

“烦不烦!”朱明沉默不语,这个符号,他抬头望向远方,夜空中,一轮弯月高悬,仿佛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朱明摸上石碑,发现有金属的光泽,“今日发生之事不要流传出去,就用这碑石炼铁!”朱明抡锤砸向石碑,却见火星四溅中,石碑裂口渗出银亮金属。

当夜,流民们用碑石炼出三百支箭簇。朱明搭箭试射,箭矢竟穿透百步外的树干。

“好铁!”徐达惊叹,“这石头定是天上掉的神物!”

石碑的事还是被流传出去,城内逃亡而来的居民心气大振。

两日后拂晓,元军铁骑卷起的烟尘已肉眼可见。

元军冲锋时,箭雨如黑云压顶,银箭直接贯穿铁甲,元军阵型大乱。朱明却盯着手中箭簇——那金属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与焚烧山林的诡异火焰同色。

元军低估了濠州的防御力,也低估了徐达、汤和等人的能力,被濠州义军打退,死伤惨重。

当夜庆功宴上,老古醉醺醺找到朱明,凑近悄悄说道:“元帅,那石碑……俺好像见过。”

他说:“十年前黄河决堤,俺在河底见过一样的碑,咱虽然不认识,但是仍然记得,给你,我把他画在纸上”只见上面画着‘No.1349’……”

话音落下,老铁匠突然掐住自己喉咙,眼球凸出如死鱼。众人惊恐退散,朱明看见他瞳孔中闪过数字的残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