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琼苑在女鬼一事平息后,重归平静。可王安旭却隐隐觉得,这平静只是表象,暗处似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一日,门口的小厮匆忙来报,说是有位老太监到访。王安旭心中一紧,忙整理衣冠,快步迎了出去。只见一位面白无须、身着宦官服饰的老者,正站在庭院中,眼神不怒自威。
王安旭满脸堆笑,恭敬地将老太监引入迎客厅。亲自为其沏上一杯香茗,双手奉上,姿态极为谦卑。
老太监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王大人,咱家今日来,是奉了丽妃娘娘的旨意。娘娘对王大人的才情可是赞赏有加呐。最近,娘娘听闻送子观音极为灵验,有心想要一幅观音像,王大人,你可明白娘娘的心思?”老太监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目光紧紧盯着王安旭。
王安旭心里瞬间明白,这是来索要“好处”了。他不动声色地将早已备好的银票,藏在袖口,微微欠身,看似不经意地递了过去:“公公费心,一点小意思,还望公公在娘娘面前多多美言。”老太监眼皮都没抬一下,便将银票收入袖中,脸上的笑容更盛了:“王大人懂事,咱家自然会如实回禀娘娘。”
老太监走后,王安旭回到书房,开始为丽妃绘制送子观音图。他铺开宣纸,蘸好墨汁,刚下笔,却发现笔尖有一丝极淡的白色气体萦绕。他心中一惊,但作画心切,也没多想,只当是自己眼花。随着画笔游走,那淡白色气体越来越明显,可王安旭沉浸在创作中,并未察觉。
终于,一幅栩栩如生的送子观音图完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王安旭满意地长舒一口气。
画作被送入宫中后,丽妃一见,顿时喜笑颜开。“不愧是王大人的手笔,这观音像画得真是精妙!”当即下旨赏赐了无数金银珠宝,还特意邀请王安旭参加皇家诗画会。一时间,王安旭声名大噪,成为京城中人人羡慕的对象。
送子观音图被送入宫中没多久,皇宫里便开始怪事频发。
一天深夜,丽妃正在熟睡,突然,一阵若有若无的阴冷气息弥漫开来。她在睡梦中缓缓睁开双眼,竟看见一道身影静静伫立在床榻前。待看清那身影,丽妃瞬间瞪大双眼,满心惊恐——竟是送子观音!可下一秒,她却从观音那看似慈悲的面容下,捕捉到了一丝隐藏不住的阴鸷。
还没等丽妃反应过来,那“送子观音”便缓缓伸出手,指甲瞬间变得又长又尖,散发出阵阵寒意,直逼丽妃而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丽妃身上佩戴的一块御赐玉佩突然发出一道耀眼光芒,光芒中隐隐有龙形浮现,散发出强大的真龙之气。
女鬼被这突如其来的龙气击中,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扭曲消散。直到再也听不到那凄厉的惨叫声,丽妃才终于从极度的惊恐中稍稍缓过神来。她的眼眸中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恐惧,心仍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
回想起刚刚那生死一线的危机,她只觉一阵后怕,双腿发软,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瘫倒在了柔软的床榻之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早已不受控制地涌出,将身上华丽的衣衫彻底湿透,紧紧地贴在她颤抖的身躯上。
丽妃深知,那女鬼被莫名的真龙之气击中,绝非偶然。此事背后,必定隐藏着她难以想象的秘密和阴谋。想到这儿,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
“来人!”她的声音因为惊恐和疲惫而显得有些沙哑,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闻声,守在殿外的宫女们匆忙鱼贯而入,整齐地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丽妃强撑着坐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平日里最为信任的贴身宫女身上,沉声道:“你,即刻传本宫的命令,让王安旭明日一早务必入宫,不得有误。”宫女领命后,迅速起身,匆匆离去执行任务。看着宫女离去的背影,丽妃靠在床头,待回过神来,辗转反侧再也睡不下去。
话分两头
清晨,王安旭正在自家府邸的书房内,专注地绘制一幅仕女图。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画中的女子眉眼含情,身姿婀娜,正是他心中理想佳人的模样。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管家匆匆走进来,神色略显慌张,禀报道:“老爷,宫里来了位公公,说是奉了丽妃娘娘的旨意,要您即刻进宫。”
王安旭闻言,手中的画笔微微一颤,一滴墨汁滴落在画纸上,晕染开一片墨痕,就像他此刻忐忑的心情。他心中暗自思忖,近日自己并未犯下什么过错,丽妃娘娘突然宣召,所为何事?但圣意难测,他也不敢耽搁,赶忙放下画笔,简单整理了一下衣冠,随管家快步走出书房。
来到前厅,只见一位身着蟒袍的太监正站在厅中,神色威严。王安旭忙上前几步,恭敬地行了个大礼,说道:“下官王安旭,见过公公。不知公公前来,有何吩咐?”
太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尖着嗓子说道:“王大人,咱家奉丽妃娘娘之命,宣你即刻进宫面圣,你可别磨蹭,误了时辰。”
王安旭心中一紧,连忙应道:“下官不敢,这就随公公进宫。”说罢,他又转身叮嘱管家几句,便随着太监走出府邸。
门外,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王安旭在太监的示意下,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王安旭坐在车内,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街景,心中却如乱麻般纠结。他猜测着丽妃娘娘宣召自己的原因,是自己的画作得到了赏识,还是朝堂上的某些事情引起了她的关注?又或是……他不敢再往下想,只觉得手心微微沁出了汗珠。
马车一路疾驰,很快便来到了皇宫。王安旭在太监的引领下,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一路上,宫墙高耸,殿宇巍峨,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他的心跳愈发急促,每走一步,都感觉像是踏在自己的心跳之上。
终于,他们来到了丽妃的寝宫。太监先进去通报,片刻后,里面传来一声“宣王安旭进见”。王安旭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寝宫。只见丽妃正坐在雕花梨木椅上,手中的团扇轻轻晃动,仪态万千。王安旭忙跪地叩首,说道:“微臣王安旭,叩见丽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
直到王安旭站起身来,丽妃神色凝重,将自己遇鬼的离奇经历,缓缓道来。她言辞之间满是惊恐与疑惑,讲完后,直直盯着王安旭问道:“王大人,你可知这其中缘由?”
王安旭一听,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声音颤抖:“娘娘明鉴,微臣实在毫不知情啊!”
丽妃见他这般反应,只当他是在装傻,顿时柳眉倒竖,怒声喝道:“好你个王安旭,竟敢欺瞒本宫!来人,将他打入大牢!”
就在侍卫上前要押解王安旭时,外面突然传来通报:“启禀娘娘,有一道士求见!”
丽妃本就因遇鬼之事心神不宁,听闻道士求见,心中涌起一丝好奇与期待,便命人宣道士进来。
王安旭抬眼望去,见到道士的那一刻,心中猛地一震,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似乎这具身体的前身与这道士相识。
道士进殿后,先是对丽妃行了一礼,随后看向王安旭,神色凝重地开口:“娘娘,此事另有隐情。这位王大人身怀文气,他所画出之物,长期受人气熏陶,便会有活过来的可能。但这并非王大人有意为之。”说完,又转头看向王安旭,郑重提醒:“王大人,日后切不可再轻易作画。”
听完道士此言,丽妃这才恍然大悟。
丽妃坐在雕花梨木椅上,手中的团扇轻轻晃动,面上神色先是一怔,这才明白过来是自己误会了王安旭。刹那间,丽妃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那红晕从耳根悄然爬上脸颊。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缓了缓神,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般婉转,委婉地说道:“看来是本宫误会王大人了,瞧把王大人吓得,还请海涵。今日天色也不早了,王大人就先请回府吧,本宫改日再向大人赔罪。”说罢,她微微欠身,以示歉意,眼中的凌厉已然化作温和。
王安旭听闻,忙恭敬地跪地叩首,额头轻触地面,声音带着几分惶恐:“娘娘言重了,能得娘娘谅解,是微臣之幸。微臣告退。”说罢,他缓缓起身,倒退着行了几步,才转身稳步离去,直至身影消失在宫门处,他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