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有女初长成 第401章 龙利鱼

作者:浊酒清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7 03:13:3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葛大明在前面的舵室里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刚才在船头他明显感觉到异常,吓得心脏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等情况稳定下来后,他赶忙跑出舵室。

听到大家的议论,尤其是听到渔苗的话后,直接回应道:“确实你不能大意,在船上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渔苗点点头说:“葛叔,我知道了,下次多捞一会儿,可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大家其实并没有责怪的意思,都明白每一次经历都是宝贵的教训,他们作为船工怎么可能怪罪船东呢!试过之后就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了。

而且这次有惊无险,也算是得到一个不错的经验。

“不过这次的收获可真多啊,而且这次捕到的鱼品质也很不错。”葛大明笑呵呵地说。

看着大家都安然无恙,渔网也全部拉上了船,关键是甲板上堆积如山的鱼货,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鱼货里有石斑鱼,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东星斑,没想到这次捕获的东星斑几乎占了一半的量。

石斑鱼基本上都是中大个头,还有不少章鱼,这次的章鱼个头也不小,单个重量基本上在三斤左右,最大的估摸着有五六斤。

此外还有螃蟹、大青龙,其中有一种鱼,馒头几人从来没见过,都是头一回见,就连葛大明见了都十分惊讶。

“咱们这次运气真好,竟然还捕到了这种鱼,这种鱼可真是少见。”葛大明指着一条鱼笑着说。

“嗯,反正我是第一次见,这鱼怎么这么像鞋底子呀?特别扁,这是我见过最扁的鱼了,它跟多宝鱼是不是近亲关系?”馒头一脸好奇地问道。

这问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因为听到鞋底子大家就觉得有意思,这比喻很形象。

多宝鱼和这种鱼到底是不是近亲关系呢?大多数不知道,但渔苗正在接受科普,所以她了解一些。

“与其说是鞋底子,不如说是舌头,我感觉像舌头。”余文怀观察后得出结论。

“这鱼叫做龙利鱼,它属于比目鱼科中的舌鳎科,多宝鱼也属于比目鱼家族,只是它属于大菱鲆科,所以你们若是说它们属于近亲关系,其实不太对,就跟我们人类一样,可能五百年前是一家,只是可能啊。”渔苗笑着解释。

“这鱼叫我叫龙利鱼,名字倒是挺好听的,但看上去还真像鞋底子,更像一条长长的舌头。”

众人听到“鞋底子”这个形容,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形象的说法,主要是这龙利鱼实在是太扁了,背部颜色棕黄色。这鱼看着其貌不扬,但价格应该不错。

“老大,既然你知道,那就多说说这龙利鱼,太好奇了。”烧饼好奇的问,手中速度没停下。

“好啊,这龙利鱼又叫?肉质鲜美、白嫩,含有很多有营养的元素,可以帮助增长记忆力,称为护眼鱼肉,总之就是对人体很有好处,清蒸、红烧、炖汤都好吃,反正做法千奇百怪,怎么做怎么好吃,老人小孩都合适,因为它只有一条骨头,没有小刺。”

渔苗刚说完,渔天正就打趣道:“阿苗,你说的我都要流口水了。”

众人哈哈大笑。

“不过这龙利鱼具体怎么烹饪好吃,咱们中午要不尝尝?”水立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渔苗。

渔苗兴致勃勃地分享起来:“好啊,咱们的午饭就吃它,这龙利鱼的吃法可多了,清蒸很不错,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鲜味。

先把鱼处理干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放上葱姜蒜,淋上料酒和酱油,大火蒸个半刻钟左右,出锅再撒上些葱丝,淋上热油,那香味绝了。

要是喜欢吃辣,还能做个麻辣龙利鱼,把鱼切成鱼片,用盐、料酒、淀粉腌制一会儿。锅里热油,放入花椒、干辣椒爆香,加入各种调料,加水煮开后放入鱼片,煮到鱼片变色熟透,连汤带鱼倒入碗里,再撒上干辣椒面和花椒面,淋上热油,又麻又辣,特别下饭。

还能做香煎龙利鱼,鱼用盐等佐料腌制,锅里放少许油,把鱼煎至两面金黄,外酥里嫩,搭配点蔬菜,营养又美味。”

众人听着渔苗说,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说的我都馋了。”渔银这会儿站起来笑着说道,,这会儿大家都在分拣海货。

“馋了没关系,等会儿我做给你们尝尝。”水立方笑着说,还别说,她也馋了。

“这次拍卖会可有好东西可拍了,这龙利鱼肯定是个不错的拍品。”渔苗笑着说,看着大家讨论龙利鱼,她还挺兴奋。

“怎么,拍卖场又要开拍卖会了?”余文怀惊讶。

“嗯,陈姨说拍卖场准备每个月固定举行三次有关于海鲜类的拍卖会,一个月三次,要是不够,就酌情再增加一两场。

其实这一个月三次的拍卖会我觉得应该够了,毕竟只是专门针对海鲜这类东西进行拍卖的,至于其它品类,像古董字画文物之类的物品,则另外安排时间拍卖。

所以目前我们拍卖场是按照物品类别集中拍卖。当然,凑不齐的只能几种混在一起拍卖,以后要是有什么变化,我暂时还不清楚,但肯定会越来越人性化。”

渔苗觉得以后有可能会进行混搭拍卖,就像现代的拍卖方式一样,各种值钱的商品,都能在一场拍卖会中,按价值依次拍卖。

“一个月才拍卖三次,会不会太少了?”余文怀问。

“目前来看不少了,毕竟这拍卖次数只是针对海鲜方面的拍卖会而言。若是其他商品的拍卖会,次数则另行计算。

其实按照目前拍卖场的经营情况,差不多每两三天就有一场拍卖会,只是每次拍卖会的时长不一样,因为每次收集到的物品数量不同,所以拍卖时间也有长有短。”渔苗摇头回答。

“老大,我感觉你家的拍卖场办得可大气了,在咱们县里都很出名。现在好多富人,甚至达官贵人们的家眷都对拍卖场很看好,听说有些人家中有不少藏品,都拿出一两样来拍卖,而且拍出的价钱还很不错。”

馒头觉得估计只有他家老大能有这样的脑子了,他委实羡慕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