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这些富商从心里就瞧不上渔苗这个小丫头,只是碰上县太爷来视察,不得不给县太爷面子夸赞渔苗。
可现在,他们是真心想夸渔苗了,毕竟这些方法他们闻所未闻。
再加上渔苗这么厚道,愿意跟他们分享这么重要的事情和细节,他们自然对渔苗满怀感激。
渔苗也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收获了几个富商的好感,这对她以后在开拓商道发展总归是有利的。
县太爷和几个富商看着运货的五辆牛车满载离去,心中不禁有些羡慕,就连县太爷也不例外。
没想到王师爷打听的消息八九不离十,竟然是真的,而且不仅没有夸张,还说得保守了。
县太爷轻轻靠近渔苗,小声问道:“你老实说,你这一趟船出海一天能赚多少钱?不许糊弄我,说实话。”
县太爷都下命令了,渔苗哪敢忽悠,只能实话实说。
“其实也不是很多,也就一两千银子吧。”渔苗这话一出,县太爷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也不是太多,就一两千银子!这话你敢说?”县太爷瞪眼。
这是什么概念?
每年的县里的财政情况他都看过,县里一户普通农家,一年的家用也就二两银子足够。
渔苗一趟出海的收获,能让他管辖范围内一千户子民一年衣食无忧,过上温饱的日子。
这还不算多,那怎样才算多呢?
县太爷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被呛的~
旁边的几个富商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就算是生意做得再大,也没有如此丰厚的进账,一天就能有一两千两银子,这简直是王孙贵族才有的资产收益啊。
渔苗说出这话时,他们还有些不敢相信,觉得渔苗肯定是夸大其词,把收益往高了报。
但实际上,渔苗已经往低了说,一两千两是她出海收益保守的最低数额,而且这还只是她个人的收益。
渔苗看着大家的反应,顿时有些慌了,感觉她是不是说多了。
于是连忙改口道:“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多的时候能有一两千两银子,少的时候也就几十两,不过百两,运气不好的时候也常有。
今天运气算很好的啦,能有这些收获,我都觉得很惊讶,所以像今日这样的收获并不常有。”
听了这番话,富商们的脸色才好看了些,心里也平衡了。
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收益,他们非得嫉妒疯了不可。
县太爷可是个人精,心里明白渔苗肯定没说实话。
只有王师爷意味深长地看了渔苗一眼,微微一笑。
财不外露的道理,渔苗不是不懂,但毕竟年纪尚小,经验还是不足。就算只是今日这样的收获,哪怕只有一两次,也足够招人记恨、惹人惦记了。
更何况精明的人都能看出,渔苗只是为了照顾大家的心情才没说实话。
县太爷满脸高兴地说道:“有此等收获已经很不错了,阿苗,你真棒!”
他心想,难怪渔苗在村里建造珍珠养殖场答应先垫资,原来是有这样丰厚的收入做支撑。
听说现在新的珍珠养殖作坊都已经在建了,这苗真是有魄力啊。
县太爷突然觉得渔苗就是他的贵人,他果然没看错人。
因为渔苗的这些措施,说不定后期作出成绩,真的能让他升迁有望。
渔苗谦虚地回应:“多谢县太爷夸奖,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随后,众人也纷纷开始恭维渔苗。
渔苗觉得索然无味~
幸好这时,馒头前来禀报:“老大,都搬完了。”
渔苗点点头,向县太爷说明了情况,便准备往回走。
其实渔苗感觉货物应该没全部卸完,但她也不方便过问。
回去的时候,她发现明显少了两个人,葛大明和渔天正,原来两人留在船上看货。
毕竟最值钱的东星斑没有搬上岸,要是被别人看见了,那可就麻烦了。
这是葛大明和水立方一起商量的结果,渔苗这会儿不方便做决定,他们只能自己拿主意,而且陈明珠也授意他们这么做,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葛大明把鱼舱门锁好,和渔天正一起留在休息舱看守。
此时,渔苗和县太爷一行人已经往回走,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散去,那几个富商也告辞离开了。
只剩下县太爷、王师爷,渔苗和陈明珠。
渔苗还主动向县太爷介绍了陈明珠,陈明珠本就是认识县太爷,只是县太爷不太记得陈明珠。
陈明珠能在县太爷面前露脸,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但也不敢随意说话。
县太爷又勉励了渔苗几句,接着问陈明珠这些货大概能卖多少钱。
陈明珠没敢直视渔苗的眼睛,渔苗温婉一笑。
随后陈明珠说出了这次货物的大致金额,当然,陈明珠也是往少了说的,不过和渔苗说的大致差不多。
县太爷觉得没什么问题,点了点头,然后跟渔苗告辞离开。
要是县太爷跟着去收鱼铺,盯着打秤看真正的收款金额,那就太不懂事了,他还不至于做出这么不相信渔苗的出格之事。
所以,县太爷和王师爷此刻跟渔苗、陈明珠两人告辞是最合适的,那几个富商早已离开,渔苗自然求之不得,躬身向县太爷和王师爷行礼后,目送他们离开。
这时,渔苗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哎呀妈呀,吓死我了!县太爷这是怎么回事?听了哪门子风声,怎么突然就来考察我的渔船收获情况?”
渔苗既是在问自己,也是在问陈明珠。
陈明珠苦笑着摇头说:“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有小人举报,二是县太爷真的只是单纯来考察而已。”
渔苗觉得陈明珠说的这两种可能都不太对,她觉得县太爷肯定另有原因,有可能歌跟珍珠养殖场的事情有关。
要是渔苗知道县太爷这次来考察渔船收获,看到她收入这么高,原本想争取给她申请助农拨款的机会,结果却打消了念头,肯定会痛哭流涕、捶胸顿足,恨不得狠狠扇自己两个嘴巴子。
毕竟赚钱多不容易啊,衙门要是给拨款,接受就是了,何必自己辛苦出海挣钱呢?
可惜渔苗并不知情,就这样错过了这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