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有女初长成 第413章 和平舟返航

作者:浊酒清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7 03:13:38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吴湖和王健两人突然就明白了之前馒头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船东说不会亏待他们的话语。

毕竟他们的工钱是按照两艘渔船的渔获总重量来算的,这收获的渔获越多,说明他们能得到的工钱也就越多。

这样一想,两人心里也热乎起来,真的太好了,感觉这次肯定能拿到相应的工钱,家里人也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两人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只要发了工钱,王建立马就去买粮食,给家中的爹娘、媳妇儿都加个餐。

吴湖也要去买粮食和肉,他娘和阿爷阿奶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他家过年都没买过肉,只是把玉米糊糊变成了杂粮馒头,那就算是过年最好的饭食了。

他们现在的生活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像吴湖家中,因为他的收入有限,老娘和阿爷阿奶都吃不饱饭,至于他爹,因为某些原因去世了。

他迫切地需要哪怕几十个铜板都好,好去多买几斤粮食回家孝敬长辈。

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渔获,他们眼眶湿润,心情特别激动,手中的力气也不自觉加大,稳稳地拉着渔网。

他们突然理解了渔苗他们的操作,这渔网中的渔获这么多,若是不用抄网把一些渔获先抄上来,还真拉不上来,就算凭蛮力拉上来,这渔船也有侧翻的可能。

为了保险起见,只能多花些力气。其实渔苗也挺烦这样的操作,但这是在古代,不是现代,这里没有那些高科技设备,能依靠的只有人力。

等船尾的渔网拉上来之后,大家才开始分拣海货。

新船这边没有在船两侧挂渔网,所以只有船尾的渔网。

收上来之后又下到了海中。

大家快速地分拣渔获,这次的渔获大多数是石斑鱼、白鲳、虾、螃蟹这些。不过就算是这些海货,对方小树、吴湖和王健来说,也是十分令人震惊。

这么大个头的海鲜,加上这样的重量,这得卖多少钱啊?

三人只是在心中想象了一下,却没有继续想更多,因为接下来的分拣海货不仅需要手眼协调,更考验速度。

而且有些大型的鱼还要放血,这样一来,大家做事必须加快速度。

要是谁偷懒,在场的人一看便知,毕竟也就这么几个人干活。

这时渔船行驶得比较慢,陈大江从驾驶舱跑出来看了一眼,十分惊讶:“哇,竟然这么多的渔获,大丰收啊!”

陈大江既惊讶又欢喜地说道,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了耳根。

之前外面的动静他早就听到了,很早就想出来看看,可惜那时候船速没慢下来,他不能离开,这会儿离开一会儿,他觉得没什么问题。

“陈叔,你赶紧回驾驶室去,有多少渔获,等停船后你就可以看到了。”渔苗笑着说,怕舵室走开人出现意外,还是小心为妙。

“哎,知道了,我就是出来看看,马上回去。”陈大江点点头,立马转身回去继续工作,毕竟渔船的渔获和一船人的生命安全都交在他的手中。

大家分拣海货的速度并不慢,但堆积如山的渔获也不是那么快就能分拣完成。

等所有渔获都分拣完成之后,已经是午时末。

大家这会儿终于可以休息了!

鱼篓中的鱼全部搬回了鱼舱,渔网也早已下到海中,这会儿甲板上收拾得很干净,大家立马坐下来休息。

渔苗直接烧了开水,泡上茶叶,准备喝茶。

天气变热了,午饭后特别容易犯困,若是不喝上一壶茶,她怕自己等会儿睡着了。

在渔苗的分配下,其余人都去午休了,留下馒头跟她一起守着。

馒头这会儿去了舵室。

之前他在那艘船上跟着葛大明学习开船,这会儿换了一艘船,他也继续学习。

再说能跟陈大江搞好关系,他觉得很不错,能学一点是一点。而陈大江对于馒头也是十分友好,毕竟人家比他先来这里当船工,而且上进心十足,他就喜欢这样上进的后生。

又听说馒头是葛大明收的徒弟,这爱才之心更是愈发强烈,所以毫无保留地教授起来。

馒头这会儿就像是干渴的海绵,不断地吸收着陈大江所教的知识,还有关于海洋方面的知识。

陈大江也会诉说着之前遇到的各种事情,不管是怪异的经历还是已经解决的难题,对馒头来说都特别新奇。

虽然葛大明以前也讲过一些,但两人遇到的事情不尽相同,馒头从中能吸取到很多不一样的经验。

渔苗轻抿了半壶茶,腹中填满了暖意,先前那股昏沉欲睡的倦怠感渐渐消散。她缓缓起身,手中捧着书本,目光在甲板上逡巡,寻得了一处被阴凉笼罩的角落,优雅地坐了下来。

海风轻拂,带着浓重的咸湿气息,如一层薄纱般轻轻掠过她的面庞,她早已习惯,只是微微眯起双眼,并未有丝毫不适的神色。

渔苗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医书,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书页,汲取其中的每一丝知识。

她的手指不时轻轻翻动书页,动作轻柔而流畅,看累了的时候,便缓缓站起身来,舒展着四肢,如同一只慵懒的猫咪,忙中偷闲。

她的目光越过船舷,望向那广袤无垠的海面,眼神中透着一丝专注与敏锐,似乎在用心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动静。

这时,两艘渔船缓缓靠近,彼此的距离缩短到最小的安全距离。

渔苗微微侧耳,听到了二哥那熟悉而洪亮的喊声。

她微微挺直身躯,深吸一口气,双手做喇叭状而后大声回应着渔银,声音清晰而坚定。

随后,她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陈大江,眼神中透着果断,轻声说道:“准备返航,全速行驶。”

渔银大喊的意思就是问是否返航,渔苗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所以这次回去和平舟1号在前面,新船和平舟2号在后面跟着,跟来时的位置换了一下。

在休息舱里休息的众人,仅仅过了半个小时便纷纷起身。他们的动作略显迟缓,脸上还残留着未消散的困意。

或许是这大喊声吵醒了他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