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74章 两个皇子一起到研发厅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8 18:35:0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第474章两个皇子一起到研发厅

“乡试之后,准备外放一任,以陛下对你的宠信,多半是巡抚,而不是上头有个婆婆的布政使。”

乡试之后师徒二人难得聚在一起说话,原因广州那边传来消息,法国人派来的特使,还有个什么家,手里拿着一本基础化学,到处问谁是贾琏。

这书是让阿让干的好事,也不知道引来了哪个科学家,贾琏希望是拉瓦锡,这时期就他最牛逼。

接待使团的事情,还是交给了李亨,这厮又提要求,请贾琏帮忙。

承辉帝把事情交代给张庭恩,贾琏被叫过来说话。

公事简单的一两句说清楚了,张庭恩更多的是关注贾琏后续的发展。

“如果是外放,学生希望去沿海。”贾琏是一点都不气,主动提要求。

张庭恩听了微微皱眉;“这话当着为师的面说就好了,出去不要提。都是为朝廷效命,岂能挑三拣四。”

贾琏笑道:“先生误会了,微臣是怕自己到了某个内陆省份,没有事情可做。到时候,不是整顿吏治,就是折腾士绅。”

这是真心话,贾琏如果去了某个内陆省,能做的只有这两样了。

“按说最合适的就是江南省,奈何你祖籍江南省。原则上是要回避的。”张庭恩想了想,给了这个解释。

贾琏也没再说啥,反正话说在前面了。如今承辉帝整顿吏治,不是崇祯反贪去的,而是冲着懒政怠政去的。力度真不够!

可是话怎么说的,千里做官只为财,不让捞钱了,官做的还有意思么?

没钱,如何维持体面的生活?不是谁都能像贾琏这样,自己能挣钱。

见贾琏没提研发厅的事情,张庭恩欲言又止,没有拦着他告辞离开。

私下里,承辉帝倒是提起过这个事情,说的是贾琏检查,所以即便他外放了,也要维持原样。只是,也需要一个强力一点的人物坐镇。

承辉帝就此征求张庭恩的意见,是让李元去坐镇,还是让李亨去坐镇。

张庭恩刚才就想问这个来着,最终还是没问,毕竟真的问了,贾琏的政治倾向可能就此暴露,张庭恩不愿意看见这个。

现在的贾琏看着很简单,乃是当今的宠臣,不可节外生枝,还是自己伤脑筋吧,不必麻烦贾琏了。

打发了贾琏后,张庭恩去见皇帝,君臣二人落座后,张庭恩开门见山:“研发厅由谁坐镇的事情,微臣也没个主张。陛下有意两位皇子,不妨与他们好好聊一聊,问问他们的想法,再做决断。微臣与两位皇子接触不多,不好替他们做主。”

承辉帝想了想:“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张庭恩走后,承辉帝让人把两位皇子叫来。

没有一起见他们,而是单独来到御书房内,承辉帝先见的李元,问他:“贾卿要外放,最迟年底就能定下来。研发厅情况比较特殊,朕观朝中诸公,皆不如你与李亨合适。你对研发厅了解多少,如果到任,会如何进入状态。”

李元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思了片刻才道:“前几日,见到了银行的人,一起吃酒闲话。他们提到了研发厅,说账目上趴着三百万巨款,实在是可惜了。今年的夏税,儿臣特意去了解了一下,研发厅缴的税款,多达三十万两。儿臣还听说,研发厅重奖有贡献的工匠,个别工匠的收入,甚至高于二品大员的年俸。似乎有乱了纲常的嫌疑。这些都是听说的,还是要亲自去了解一下,才能做出判断。”

李元进步了,而且很大,不再是那个亲近的人说点啥,多半会相信的二皇子。

承辉帝听他说完后,想了想没明确表态:“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从李元的语气看,他对于工匠待遇太高,心里是有看法的。认为工匠不该拿那么多钱。

李亨随后入内,站在对面表情努力的严肃一点。

承辉帝问了同样的问题,李亨不假思索的回答:“从研发司到研发厅,这是贾琏一手做起来的产业。如今这份产业在朝廷的名下,而且正常纳税。儿臣就很好奇,凭什么?都是官营的营生,江宁织造,江西的官窑,除了一些贡品之外,可曾给朝廷缴过一分钱的税。儿臣看过记录,江宁织造在太祖年间,每年上缴至少百万两至内帑,试问父皇,如今江宁织造年上缴几何?”

提到江宁织造,一直是甄家掌握,太上皇年间,甄家就停了每年的利润上缴,甄家倒台后,换了个江宁织造,却延续了此前甄家的做法。

嗯。新的江宁织造,也是承辉帝的潜邸旧臣,只是地位不高,承辉帝也很喜欢在类似的位置上,用一些王府旧臣。说到潜邸旧臣,承辉帝不禁想起了韩宗,他是帝师,本是最有希望成为内阁大臣,甚至首辅的。奈何……。

后来很多事情挖出来,韩宗在两江总督期间,与甄家过从甚密,这些内幕一度让承辉帝很愤怒。

甄家被扳倒后,承辉帝倒是没再记恨韩宗,反而偶尔念起他的好。

“行了,让你说研发厅,扯那么远作甚?”承辉帝似乎被触动了内心的伤口,显得有点不高兴。

李亨不知道皇帝的心思飞的老远的,感触颇深。

问题没有答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皇帝,李亨便道:“研发厅现在好好的,儿臣去坐镇,自然是萧规曹随。研发厅说起来是个衙门,实际上是个朝廷的大工坊,是一门营生。若论经营之道,贾琏能甩儿臣七八条街去,儿臣自问,没本事比他做的更好,既然如此,为何要自作聪明,改弦更张?维持旧貌不是很好么?”

说实话,承辉帝认为这个答案才是满分的答案。

别人下面的臣子每天都说“陛下圣明”,实际上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能不知道自己是有短板的,圣人都做不到全知全能。

所以,研发厅既然做的好好的,为何要改变呢?论经营之道,别说李亨了,朝廷里有一个算一个,比贾琏要差很远很远。

李亨见皇帝表情欣慰,又补充了一句:“儿臣若是去了研发厅,与其说是做主,不如说是替贾琏看好这一亩三分地,别让别人祸祸咯。”

听到此处,承辉帝基本有了定数,但还是决定最后给李元一次机会。

皇帝给李元又叫了进来,当着两个儿子的面道:“你们两个,都去研发厅呆上两个月,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两个月后,交一份心得给朕。”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李元和李亨都想到一块去了,都觉得以前以为父皇是因为贾琏而重视研发厅,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

“如此,儿臣怕是没空接待法兰西的公使。”李亨赶紧先说在前面,别回头公使被怠慢了告状,他要吃板子。

“你不是让贾琏帮忙么?事情丢给他吧,鸿胪寺那边的人,也不都是摆设。再说了,此前贾琏把程序都理顺了,哪有多少事情要做。”

李亨吃了一顿教训,倒也没懊悔,先说出来总比将来被告状挨骂要强。

李亨看的很清楚,说到对外的活动,承辉帝对于西洋使者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周边的藩属国。

说起来,当年太祖也非常重视水师的发展,太祖之后荒废了很多。现在看来,太上皇在位初期,北方威胁更大,忽略水师发展,如今缺的课要补上了。要发展水师,研发厅造的大炮,就是最要紧的事情。没有大炮的战船,那就是靶船。

其实工部也有铸造大炮,但是主要以仿制弗朗机速射炮为主,也有造一些大将军炮和红衣大炮。

但是下面的人反应,比起英国人送的战舰上的大炮,工部造的大炮就跟摆设差不多。

打发了两位皇子后,忠顺王来了。承辉帝叫他来,就是做了决定,以宗人府的名义,成立一个所谓的公司。专事海上贸易,宗室成员,三代之内,无论男女,都有资格从中分钱。让忠顺王与宗室们说这个事情,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态度如何。不管他们的态度如何,承辉帝都不会改变。

忠顺王见礼后,承辉帝问他,商量的结果如何。

忠顺王道:“回皇兄,宗室诸位头领,皆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反对派宗室子弟出海的事情,观点是身为宗室,怎么能与渔夫相提并论,何须冒险出海讨生活,偌大的帝国,随便哪里漏一点,都够宗室吃香的喝辣的。”

别看忠顺王说的轻松,实际上的情况,当时的反应非常激烈,几个宗室老人都拍桌子了。

什么皇室血脉尊贵,岂能与贩夫走卒为伍之类的话,都敢往外说。

总而言之,又要冒险,又要受累,这些在宗室内地位不低的人,自然坚决反对。

承辉帝听了一阵头疼,上次皇家军校,就照顾这些老人的子弟,给他们名额去学习,结果派去镀金的人都吃不了苦,就剩下一个还在坚持。

“老而不死是为贼也!”承辉帝脱口而出,可见极为愤怒了。这帮人,就想吃现成的,还要别人端到面前那种。

“给脸不要脸!”承辉帝忍不住又骂上了,忠顺王站一边瑟瑟发抖,真没想到皇帝能恼火成这样。

其实皇帝的恼火,还是因为怒其不争。

“七叔八叔他们都到了花甲之年,应该回家颐养天年了,你出面安排一下,让他们回家含饴弄孙,别在宗人府受累了。空出来的位子,换几个年轻一点的顶上来,宗室有的是人愿意为朕分忧。”承辉帝很快就下了决心,既然不合作,那就滚蛋。别看你们是长辈,那也得先有个长辈的样子,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自然就不必尊重他们。

忠顺王一脸的为难,当对上皇帝凌厉的视线时,他知道,这锅必须背了:“臣弟遵旨!”

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还有,宗室里面的年轻人,愿意去水师学堂上学的,都可以报名。这次不搞推荐,自觉自愿去报名。告诉他们,只要考上了,顺利毕业后,至少一个四品水师军官等着他们。而且在校期间,成绩不被淘汰,也有一份五品武将的俸禄拿着。”

上次皇家军校的推荐制度,搞的很不理想,承辉帝痛定思痛,今后军校不再搞推荐制度,又不是国子监那种大杂烩。

次日,贾琏正常出门上班,没曾想路上遇到了李元的车驾,看看四周,这不是去顺天府的路啊。

“二殿下这是在等贾琏?”贾琏上前询问。

李元下了车,抱手道:“人前需保持矜持,失礼了。”

贾琏有点意外:“这怎么回事?”

李元说起昨日被皇帝安排的事情后,贾琏无语至极,好歹事先通知一声啊。谁都不告诉他,在路上堵人好玩是吧?

“那行,微臣下马走路吧。”贾琏正常是骑马上班的,现在李元的车驾跟着,走的不快,他只能下车走路陪着,谁让人家是皇子,是亲王呢。

总之,就觉得很膈应。

好在李元还是那个风度极佳的二殿下,赶紧道:“贾大人于李元有先生之实,怎可失礼?孤不坐车,骑马随行即可。”

到了研发厅,李亨已经先到一步,在此等候了。

贾琏看见李亨,看看李元,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今天与李元骑马并行,被人看到了,私下不知道传成啥样子呢。

到了贾琏的办公室,李元的第一反应,竟然如此的简陋,李亨倒是不意外,贾琏在这些方面真不讲究。

“二位殿下,事先可有计划,想了解点啥?”贾琏直接问两人,如果不是皇帝的安排,公开场合,那是有多远离多远。

“孤想去了解一下研发厅的营收,不知是否有忌讳之处?”李元说话还是那么气,贾琏听着却有点膈应,什么叫忌讳?

“二殿下,出门左转,过一个门,就是财会部。所有账目,想看随便看,都是可以对殿下开放的。”

李元很不气的一抱手:“如此,孤去了,还请先生安排个人说一声。”

贾琏安排人送他过去后,剩下李亨时,忍不住问:“怎么事先不说一声?”

李亨微微一笑:“不如此,如何能见到不器兄的失态呢?可惜,孤还是没看见,只是看见了不耐烦。”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