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80章 收礼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8 18:35:0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第480章收礼

巡抚的权利很大,但又很小,这完全要看巡抚个人的具体情况。

总而言之,一把手,但又不负责具体的工作。巡抚手里最具威慑力的权利,其实是给下面的官员的评价。

所以贾琏上来就说考成法,这其实就是人事权,其次再说军队,这就是兵权。掌握了人事权和兵权,就能掌握大局。

只能说因为王子腾的缘故,广东这边的情况比较特殊,总兵麾下正常是一个副将两个参将,总兵力在七八千之间,算上巡抚的标兵,一万出头。

这还是陆军,没算水师,其实水师也有驻地原则,南洋水师原则上要听巡抚的调遣,所以说王子腾是特殊情况。

水师他捏着,陆军他也捏着,巡抚的特质就是手握兵权,此前的历巡抚,手里就一点标兵,被压制的很惨。要不他欢天喜地的调走呢。

当地的总兵也很苦逼,手下两个参将,全都不听招呼,动辄拿总督大人的命令说话,你说总兵能怎么地?

三司那边没啥好说的,一切照旧,聊了一会就给人打发了,贾琏单独与总兵祁云说话,很直接问他:“如今驻军的具体情况如何?”

祁云早就等着回话了,显得极为迫切的诉苦,或者说是告状。

“卑职麾下原有一个副将,两个参将,总兵力在八千,分驻各地。王太尉经略安南,调走一个副将,一个参将,兵力五千。如今这些人都在安南,并未回归建制。索性近期无事,否则卑职手里无可战之兵矣。”

听他诉苦,贾琏很不感冒:“不是还有三千左右的人马么?算上巡抚标兵,四五千人还不足用?”

祁云吓一跳,这态度不对的,赶紧解释:“三千人马,基本为老弱,装备也不齐整,战力还不如巡抚标兵。”

“老弱?”贾琏变得严肃了起来,祁云有点慌,真不知道贾琏打的什么算盘,硬着头皮解释:“都是多年行伍的老人了。”

“待我得闲去看看再说!”贾琏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给了一个缓冲,这个祁云能力行不行,不是看他说话能看出来的。

打发了总兵后,贾琏没再继续接见下属,而是开始搬家。宝钗一副正室妇人的派头,站在后院中,指挥下面的人忙活。

贾琏则是去了书房,看看历前任留下的东西,都有啥不方便带走的。

书房很大,里头首当其冲的是一个巨大的屏风,一共十六扇。用的原料和材质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屏风上的画。

第一幕就给贾琏看的精神一振,一个仕女正在睡觉做梦,梦里有个男的来与她相会,后续的画由此展开。这玩意看着像《游园惊梦》,实际上也是《游园惊梦》,只不过是颜色版本的,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内容简单,姿势丰富。

这玩意摆在书房里,真的合适么?

贾琏看着这屏风,陷入了沉默之中。这玩意劈了当柴烧怪可惜的,让薛蟠拿去卖掉吧。

书架也很大,上面有不少藏书没带走,好些都是没看过的古籍,这还有点意思,可以留着。

等一下,不会是什么皇叔吧。赶紧抽出一本看了看,顿时松了一口气,说是某某的游记,还真就是游记。

民间有很多家庭富裕的读书人,喜欢自费出一些书,估计是这个情况了,作者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又连续抽出几本书看了看,都是一些话本,日常消遣用的,可见历前任也喜欢看这类不正经的书。

居然还有佛经,这玩意没啥用,回头给宝钗收着,等一下,这佛经如此的抻?太压手了点?

赶紧仔细看看,我去,除了封面和封底,其他的页全是黄金做的。上面的内容,也都是凸起的经文。

贾琏素来是不看经文的,看见这个佛经,真是被狠狠的震撼了一下,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情,完全是这手艺太精湛了。

有这手艺去做个钳工多好,浪费在这上头,贾琏很心疼人才没有用武之地。

其他的东西还有很多,有家具,有字画,有古董瓷器,古董青铜器,可惜,贾琏看不懂这些,对牛弹琴了。

老历明显是花了心思的,就为了给贾琏留个好印象,免得日后被清算。

贾琏出了书房,招呼宝钗进来说话,看见屏风时宝钗脸上升起晚霞:“这个怎么好摆在这里?日常老爷见时不好看啊。”

“你让人去告诉薛蟠,回去的时候来带走,拿去江南买了,自然有识货的愿意出大价钱。里头除了书之外,其他的你看着处置。还有这本佛经,岳母不是喜欢念佛么,让人带给她就是。”贾琏真是慷慨,毕竟是白来的。

宝钗见了也是啧啧称奇:“也知道是何等遮奢的人家,才这么做佛经。妾替母亲谢过老爷。”

有好东西不是给贾母,而是给薛姨妈,宝钗自然是感动的。

折腾到天黑了,屋子才收拾完毕,好在此前历前任就让人收拾过一次,搞过一次清洁,不然事情更多,不是只让人擦擦就行的工程。

晚饭后,张三求见,贾琏在堂前见他,本该在书房的,谁让书房里有屏风呢?

“巡抚标兵已经完成接收,原来的参将跟历巡抚一道上任,省了不少手脚。所有官兵加起来,一共八百八十八人,看着倒也精神,就是操练的不行。卑职觉得,都是花架子,怕是要好好整训一番,才能派上用场。”张三据实汇报,贾琏也挺无奈的,这个老历。

“装备都在仓库里,该招兵的招兵,你把队伍带出来,其他的我不问。”贾琏完全放手了,练兵嘴上工夫贾琏还行,实际操作还是要看张三。

“请大人放心,卑职一定把队伍带出来,不逊神机营。祁总兵那边,怎么说?”

“你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本地驻军那边,你派人去悄悄打探一番,看看祁云能力如何。毕竟是朝廷的总兵,该有的面子要给。”

言下之意,只要不过分,就不为难祁云了。

正说着呢,宝钗过来说话:“老爷,总兵大人派了管家过来,恭贺乔迁之喜。这是礼单!”

贾琏接过一看,都是一些日常吃的用的,倒也没啥大毛病,但是夹在礼单里的一个信封,就是所谓的大手笔了。

抽出信封打开,看看里面的随礼,贾琏冷笑道:“不愧是富庶之地,区区一个总兵,送礼都是三万两,也不知道前任上任时,他送了多少。”

宝钗在旁欲言又止,贾琏意兴阑珊的摆摆手:“收起来吧!初来乍到的,不好搞的太严厉。”

张三却道:“看他的做派,怕是不太行。”

贾琏却摇摇头:“风气如此,如之奈何?慢慢来吧,先摸底,不行就上奏换个人好了,不要把事情做绝。”

张三没有多说,告辞下去,毕竟他只是家将出身,以前在老爷跟前时,见过类似的事情多了,见怪不怪了。

宝钗等张三退下,想说几句,贾琏摆摆手,起身去了书房,宝钗跟了进来,关门后贾琏才低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们不缺钱,不必为了这点银子,落人话柄。明日还有下属来求见,肯定还有很多人要送礼,你单独做个账目,仔细的记清楚,银票也单独收起来,回头我另有安排。”

宝钗这才放心,眼神一转,看见贾琏又在批判性的欣赏屏风上的画,口中啧啧:“这杜丽娘,画的倒是传神的紧。”

宝钗不敢细看,转身要走,却被贾琏搂着腰,贴紧了在耳边道:“一起欣赏!”

炙热袭来,耳根发痒,浑身发软……。

“明日让我哥哥来,赶紧弄走这个。”头发都被汗水打湿的宝钗,愤愤的说话,贾琏却笑道:“不着急,等她们都看过了,再送走。”

她们指的是谁,宝钗自然知道,只不过这事情只有王熙凤有发言权,宝钗是妾,有不满也只能忍着。

次日,白天贾琏在堂前接待下属,晚上次第召唤三姐等人进书房,一起批判性的欣赏屏风,主要还是为了丰富业余生活。

几天下来,贾琏发现学习效果极佳,都有点舍不得送走了。

贾琏正式上任,下属拜见之时,自然少不得一份安家费奉上。下面的官儿,最少都送三千,一通收下来,总计收了十五万两。

就这,初来乍到,以后逢年过节的,还有的收。

“银子来的如此轻松,难怪人人想做官!”书房里,正在写密奏的贾琏,对着账目一阵感慨。

宝钗手里拿着团扇给他扇风,也不知道该说点啥才好,她在家里也管账,知道平时给官送礼的情况。

屏风已经让薛蟠过来拉走,贾琏当时还挺不舍的。仔细想想,晴雯最有趣,看见屏风就要逃,被贾琏按住了,好好的学习了一番。然后说什么都不肯再进书房一步。无奈的贾琏,只好待那日薛蟠过来时,让晴雯亲眼看着屏风被搬走。

适应性最强的是尤三姐,练武之人,柔韧性要强的多。

想到尤三姐时,宝钗也说起她:“三姐儿经常穿男装出去玩儿,老爷说说她。”

贾琏也知道当下的风气如何,后院的女眷出门,那是被视作很不守妇道的事情。

“说她作甚,多出去玩几次,新鲜感退了,就不想出去了。你拦着她,心里反倒痒痒,总想出去。”

宝钗撅着嘴:“妾还没出去玩过呢。”

贾琏笑道:“想出去玩,带上几个家将护着就是。我家里,没那么多规矩。”

“谢谢老爷,只是规矩还是要有的,不然后院人多,肯定要出乱子。”

安顿完毕,接见了下属们,贾琏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第一步自然是巡视驻军,这是巡抚主要工作之一。地方上是否太平,巡抚的责任重大。

祁云的情况,张三基本摸清楚了,本地驻军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王子腾造成的。

原本八千驻军,质量不说很好,也不算太差,毕竟广州这边有钱,当兵的吃的还算凑合,至少鱼是不会断的。原本驻军也是正常的五日一操,王子腾上任总督后,改成了三日一操。随后又进行了扩招,补充了新兵,淘汰了一批年龄太大的士兵,规模一度达到两万。

安南之战,王子腾只给祁云留下五千人,还都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兵。

这些兵怎么说的,经验非常丰富,但有个很大的问题,太油了。随着安南那边开始移民,又跑了一千多人,主动报名去安南,那边可以找的到媳妇。说到这年月当兵的人,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光棍。为啥不退伍呢?很简单,家里没产业,退伍了回去干啥?吃啥?给家里增加负担么?在军中一个人吃饱不是问题,运气好一年下来,还能攒个几两银子,托人送回家,帮衬一二。请假回家时,脸上也有面子。

剩下这三千多人没跑,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跑,而是被祁云派人盯死了,发现偷跑的就砍头。

若非祁云及时发现,这三千多人还能剩下几个也未可知。

这段时间祁云也算是下了点功夫的,首先是待遇提高了,吃的比以前好一些,饷银也按月发足了,不能一直高压,否则当兵的肯定闹事。

驻地附近,做小买卖的人很多,贾琏的队伍过来了,他们也不害怕,站的远远的看热闹。

祁云率部在辕门外迎接,贾琏没摆上司的架子,翻身下马:“各位辛苦了!”

祁云和众属下明显的能感觉到,贾琏不是在气,他是真的尊重当兵的。

这在文官里头,真可谓少见了。毕竟大家没少见过文官,真的拿当兵的当人看的,屈指可数。

为何有老话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因为社会地位太低,收入也没保证。

迎接的军官,祁云之外,还有参将一人,守备数人,其他的都缺编了。

贾琏悄悄的问祁云:“王太尉把人都带走了,那些人也不怕事后算账?”

祁云看看左右,示意大家退开之后才低声道:“大人明鉴,王太尉当初补充进来的官兵,军饷都是他自筹的。本地驻军,按照常例,额员为正式编制的七成,说起来还算好的,毕竟广州府有钱。兄弟们还能弄到点外水。王太尉肯下本钱,给当兵的在安南分了地,他们把家里人都接过去了。卑职就算想算后账,也要能见得到人才行。”

居然只吃了三成空饷,祁云还算比较收敛的。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