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太尉,您看这个!

一个墨家工匠兴冲冲地跑来,手里捧着一块灰扑扑的石头。

恶夫正在火药工坊查看进度,闻言转身:什么东西?

您摸摸看。工匠将石块递上前,这是我们按照您说的法子,用三合土改良后做出来的。

恶夫接过石块,只见这玩意儿外表粗糙,但摸上去却异常坚硬。轻轻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响声。

嗯,不错。他点点头,比之前那些强多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还不够硬。恶夫沉吟道,照这强度,最多能盖个两三层的房子。要是想建高一点的,还得改良。

工匠顿时泄了气:这都第八次改良了,还不行吗?

八次?恶夫笑了,你知道我当初研究火药,改良了多少次吗?

多少次?

数不清!恶夫拍拍他肩膀,去,让术士们再琢磨琢磨。记住,要从石灰、粘土的比例入手

话未说完,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太尉!不好了!张二河慌慌张张跑来,三号库房塌了!

什么!恶夫脸色一变,人没事吧?

还好还好,都躲出去了。张二河喘着气道,就是库房里的火药

恶夫二话不说,拔腿就往三号库房跑。

到了现场一看,只见那座用三合土修建的库房已经倒塌了大半。砖块碎了一地,几个工匠正手忙脚乱地抢救里面的火药。

都别动!恶夫喝止众人,先把火药暂时转移到别处。

等火药安置好,他才仔细查看倒塌的库房。蹲下身摸了摸碎裂的墙体,眉头渐渐皱起。

太尉,怎么样?一个术士凑上前。

还是不行。恶夫摇头,你们调配的三合土还是不够结实。这样下去,不光存不了火药,连个像样的房子都盖不成。

那......工匠们面面相觑,要不要停下来?

停?恶夫冷笑,不光不能停,还得加紧!你们想想,等大王打完了楚国,秦国的版图该有多大?光靠夯土盖房子,得累死多少人,稍来个雨雪灾,不又全塌了?

见众人若有所思,他又道:再说了,有了这东西,不光能盖房子,还能修桥、筑路。到时候四通八达,百姓安居乐业,岂不美哉?

那我们该怎么办?

分头行动!恶夫果断道,你们术士专门研究配方,墨家负责实验,力求做出最好的效果!另外

他转向张二河:去,派人加大石灰石的开采。就是那种白色的矿石,咸阳外边那条就够,给我大量开采,源源不断地送过来!

这....这得多少人力啊?张二河迟疑道。

你以为我没想过?恶夫胸有成竹,赵国那些俘虏不是正好闲着吗?让他们也干点活!

说罢,他立即着手安排。很快,北山、西山各处矿场都热闹起来。

数千赵国俘虏被分批送往各处山地,在秦军监督下开凿石灰石。山间回响着凿石声、号子声,运石的马车络绎不绝。

报告太尉!一个小吏匆匆赶来,北山那边的俘虏说石头太硬,凿不动

废话!恶夫没好气道,那当然硬了。去,让墨家工匠给他们改进工具,顺便教教他们技巧。

还有西山

西山怎么了?

说是山路太窄,马车运不上去

恶夫想了想:让他们先修路!就用现有的三合土,填平路面。等咱们研究出新配方,再重新铺一遍!

就这样,采石、运输、实验同时进行。

工坊里的墨家工匠们也没闲着,每天都在尝试新的配比。

太尉,您看这个。一个年轻工匠捧着一块试品,我们按三比一的比例配的,好像比之前结实。

恶夫接过查看:嗯,是硬了些。不过......他随手一掰,试品应声而断,还是不够。

那到底该是什么比例啊?工匠愁眉苦脸。

你们啊,就知道瞎试。恶夫摇头,得讲究火候。来来来,我给你们讲讲

他刚要说什么,赵高又抱着竹简来了。

太尉,这是今天的

闭嘴!恶夫瞪眼,没看我在教他们吗?

赵高缩了缩脖子,乖乖退到一边。倒是工匠们都来了兴致,纷纷围拢过来。

你们想想。恶夫踱着步子,现在咱们秦国用的都是夯土墙。虽然也结实,但要盖高点的建筑就不行了。

为什么?

因为夯土墙越高越不稳当!恶夫解释道,你们看咸阳宫,最高才多少丈?要是能有更结实的材料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建十丈、二十丈的高楼!甚至还能建塔,直插云霄那种!

工匠们听得目瞪口呆:这......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恶夫越说越兴奋,不光是房子,桥也能建得更长、更高。河上架桥,山谷架桥,想建哪建哪!

“大坝,再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被雨水冲垮!”

还有城墙!他继续道,用这种材料砌城墙,比夯土还结实。就算是目前的火药....都炸不开!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干劲更足了。

赵高在一旁听得直撇嘴:太尉....你这不是吹牛呢嘛,先说火药无坚不摧,又说此物能扛火药...合计矛与盾都出于你手?

我吹牛?恶夫转头瞪他,你等着瞧!不出三个月,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奇迹!

正说着,又一个小吏跑来报信。

太尉!北山发现一座大矿,都是上好的石灰石!!

好!恶夫兴奋道,传令下去,集中人力开采这座矿。要快!

可是......小吏为难道,工匠们说现在的工具不够用

笨蛋!恶夫没好气道,让墨家子们给改进改进。再不行,把齐国造兵工坊的匠人也叫来,让他们打造新工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