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楚王的回信到了。
秦军大营中,嬴政正在查看地图,听闻此言抬头:念!
王贲展开信笺,朗声读道:楚王曰:寡人承袭先祖基业,历为诸侯之长。今秦虽势大,然楚国地广兵强,岂能轻言屈服?”
“若秦王执意南下,寡人唯有举国迎战,不死不休!
呵!嬴政冷笑,他倒是硬气。
大王。王翦上前道,楚王此信,怕是虚张声势。依末将看,他们已是强弩之末。
寡人知道。嬴政点头,他们无非是想拖延时间,好重整军力。可惜
他的目光投向南方:寡人既然亲征,就没打算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传令下去,全军开拔!
诺!
三十万秦军浩浩荡荡向南推进。
在得知楚军主力覆没的消息后,许多城池望风而降,根本不敢抵抗。
此时的郢都,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王,不好了!一个将领匆匆入殿,三郡同时传来消息,说是要投靠秦国!
什么!熊启腾地站起,这些叛徒!
自从崤山之战后,楚国军心动摇。
各地守将纷纷寻找退路,有的公然投秦,有的则暗中观望。
短短数日,就有十余座城池变节。
大王!甄熋忧心忡忡,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如今军心浮动,若是处置不当,只怕会更糟!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依老臣之见......甄熋斟酌道,不如先安抚军心。该赏的赏,该罚的罚。至少要稳住剩下的将士。
正说话间,又一个斥候跑来:报!北方急报!秦军已过崤山,分成三路南下!
什么?这么快?熊启脸色大变,他们...他们不需要修整吗?
回大王,秦军分工明确。前军攻城掠地,后军负责辎重补给。听说......斥候压低声音,听说秦王就在中军,亲自督战!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更加惊恐。
秦王亲征,这是要灭国的节奏啊!
快!熊启急令道,把各地兵力部署拿来!
很快有人呈上军力分布图,熊启定然仔细仔细查看,心头是越看越惊,脸色也肉眼可见的苍白了起来。
崤山一败,楚军主力损失殆尽,如今能调动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
这......他手指颤抖,这点兵马,如何抵挡秦军?
大王莫慌!一个年轻将领出列,末将愿速速征调壮丁充入军中,再带兵出城,与秦军决战!
不可!甄熋急忙阻止,现在出城决战,无异于送死!依老臣之见,当紧闭城门,死守郢都。等秦军久攻不下,自然会知难而退。
死守?有人开口反驳,秦军有那厉害的火器,仅凭城池根本挡不住,倒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主动出击
正争论间,忽听外面一阵骚动。
报!南郡急报!
报!江夏告急!
报!矩阳又有三座城池投降秦军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朝堂上一片混乱,有的主张投降,有的要死战,更有甚者建议弃城而逃。
够了!熊启厉声喝止众人,都给孤王住口!
殿中瞬间安静下来。
熊启环视群臣,沉声道:诸位爱卿,我楚国到底还有多少家底,你们心里都清楚。如今秦军压境,寡人问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话音落下许久,可惜无人应答。
片刻后,甄熋出列:启禀大王,以目前的兵力,最多能坚持一个月。若是秦军用火器强攻......他摇摇头,没有说下去。
在场的人心中都明白,如果秦军使用火药攻城,郢都恐怕撑不过三天。
报!又一个斥候冲进来,秦军已经占领邓州!正在加紧构筑营寨!
什么?众人大惊,邓州距离郢都已经不足五百里了!
熊启瘫坐在高台之上,心里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王!甄熋急切道,事已至此,当速做决断!若再犹豫,只怕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了!
投降?熊启苦笑,寡人已经给了秦王回信,说要死战到底。如今再去投降,岂不是自取其辱?
大王!一个老臣出列,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我楚国的基业,咱们.....该低头时就得低头啊!
正说着,又有斥候来报:大王!秦军在邓州张贴告示,说是投降的官员和将领,可保有爵位和财产!
此言一出,群臣更加躁动,不少人已经开始暗中计议,准备投靠秦国。
看着群臣的反应,熊启心如死灰。他知道,楚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来人!他忽然站起,备马!
大王这是
孤王要亲自去看看!熊启目光灼灼,孤想要去城内转转,倒要看看我楚国的臣民.....到底还有多少忠义之心!
说着,他起身从大殿走了出去,直奔宫门外。
来到宫门外翻身上马,缓缓行走于城内,就见街道上人烟稀少,就算偶尔见到几人,也是满脸严肃,步履匆匆。
整个城内不见往日繁华喧闹,处处尽显悲凉萧瑟。
大王......甄熋跟着上来,您还是快做决断吧!!
熊启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看着城内的每一处。此时的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主意。
传令下去。他忽然开口,召集所有将领,连夜议事!
大王要
不该问的别问!熊启冷冷地道,孤王自有主张。
而在秦军大营,嬴政亦未休憩,他正审视着各路军报,面庞上浮现出满意之色。
“传我命令。”他对王翦言道:“令各路人马依原定计划行进。三日之后,我定要望见郢都之城墙!”
“遵命!”
夜风凛冽,裹挟着阵阵战鼓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