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理政殿。
恶夫正在向嬴政汇报救灾的情况:陛下,这次大雨虽然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哦?嬴政来了兴趣,说说看。
恶夫取出一卷地图,在案几上展开:陛下请看。这次水患主要发生在黄河、淮河流域。每到雨季,这两条大河就会泛滥成灾。而南方的长江水系却水量充沛,常年不缺。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若是能把这几条大河连接起来,不但能分散洪水,还能疏通南北交通。
你是说......嬴政眼前一亮。
不错!恶夫正色道,臣建议开凿一条南北大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长江。这样不但能调节水量,更能促进南北交流。
嬴政仔细端详着地图。这个想法确实大胆,却也有其道理。如今大秦统一天下,南北交通确实是个大问题。
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回陛下。恶夫指着地图,首先要在黄河和淮河之间开凿一段河道。两条大河的水位不同,所以要建闸门调节。
闸门?嬴政皱眉,这是何物?
恶夫取过纸笔,迅速画出一个示意图:这是一种特殊的水门。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调节水位。这样就能防止洪水倒灌,还能让船只通行。
他继续道:等黄淮之间的河道开通后,再向南延伸到长江。如此一来,就能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路。
有意思。嬴政盯着图纸,这闸门的设计倒是奇特。不过
他抬头看向恶夫: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回陛下。恶夫道,初步估计需要二十万民夫。不过臣建议分段进行,先从黄淮之间开始。这样既能尽快见效,又不会耗费太多。
另外......他补充道,臣发现各地水利工匠都有一些独特技艺。若是能集中起来,必能事半功倍。
嬴政沉思许久:此事重大,需要仔细筹划。你且去召集能工巧匠,先把具体方案拿出来。
恶夫领命而去。
半月后,大批水利专家汇聚咸阳。
这些人有的来自齐鲁,擅长开凿渠道。有的来自吴越,善于造船架桥。还有的来自巴蜀,对山地水利极有研究。
恶夫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开始制定详细方案。
诸位。他指着沙盘,这次工程的关键在于闸门。要能抵御洪水,还要方便船只通行。
一名老匠人道:太尉,末技倒是有个想法。我们江南常用木板挡水,或许可以
不行。恶夫摇头,单纯的木板挡不住洪水。必须要用石块砌成闸门,中间再开启门洞。门洞上下要有凹槽,装上木质水门
他一边说一边画图,很快就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闸门结构。
妙啊!众匠人眼前一亮,这样的闸门既坚固又灵活,确实是个好办法。
恶夫又道:还有渠道的走向。不能完全依靠人力开凿,要尽量利用现有的河道。尤其是在山地段,更要注意地形
整整一个月,方案终于制定完毕。
嬴政在阿房宫召开大朝会,恶夫当众展示了这个宏伟的计划。
陛下。他指着沙盘,整个工程分为三期。第一期是黄淮之间,全长三百里。沿途设置七处闸门,预计三年完工。
第二期是淮河到长江,全长五百里。要穿过大别山,难度较大。不过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河道,预计五年可成。
第三期是支线工程。通过支线连接齐鲁、吴越等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络。
嬴政仔细端详着沙盘:光是第一期就要三年?
陛下。恶夫解释道,这些闸门都是用巨石砌成,必须要打好地基。否则一遇洪水就会冲垮。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质量。
不错。嬴政点头,此事关系重大,确实不能急功近利。朕准了!即刻动工!
命令如风般传遍天下。
各地征调民夫、工匠,源源不断地向工地进发。光是运送石料的车队就绵延数里,蔚为壮观。
恶夫亲自监工。为了保证进度,他把工程分成几个标段,分别由不同的工匠负责。
记住了。他对工匠们说,地基一定要打牢。石块之间要用铁锁相连,缝隙要用细石灌浆。宁可多花些时间,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渐渐地,一座座闸门拔地而起。
这些闸门全部用巨石砌成,高达三丈,厚达两丈。中间的门洞装上特制的木门,可以随时开启关闭。
更重要的是河道的挖掘。
恶夫根据地形走势,尽量利用现有河道。该拓宽的拓宽,该疏浚的疏浚。遇到山地还要开凿隧道,工程浩大。
一年后,第一期工程完成了三分之一。
嬴政亲自来到工地视察。看着那些巍然屹立的闸门,他不由得赞叹:好!朕倒要看看,这些闸门能不能真的挡住洪水。来人,开闸!
随着一声令下,闸门缓缓打开。
顿时,汹涌的河水奔腾而下。但在闸门的调节下,水流变得平缓,不再像以前那样汹涌。
陛下请看。恶夫指着水面,有了这些闸门,不但能防洪,还能调节水位。等到旱季时,还可以把水储存起来
好!嬴政看得连连点头,此计甚妙!对了,这河道可能通船?
请陛下看好!恶夫一挥手。
远处,一艘大船缓缓驶来。眼看要到闸门时,水门打开,船只稳稳地通过。
妙啊!嬴政大喜,有了这条水路,南北交通就完全不同了。恶夫,这次你又立大功了!
恶夫躬身道:陛下过奖。不过这才是开始。等到整个工程完工,我大秦的南北交通将更加便利。到时候,各地物产流通,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功劳!
黄昏时分,恶夫站在闸门上眺望远方。
这条大运河,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沟通南北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