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从穿越过来之后,一直在想着如何赚到第一桶金,这次遇到刘三亮的事情,又让他觉得这个事情变得更重要了,心里思索了一下,看来重要且紧急了。想先那些穿越前辈们都怎么做的,玻璃、肥皂、香水、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制盐,然后就赚个盆满钵满,猴赛雷啊,李逸想了半天自己一个都不会啊。
想到这里,李逸想要跟七哥联系一下,让七哥给找一下,但是最近一直打不通,也不知道这个玩意是个什么规律。之前已经试过了很多种方法,泡水、埋土里、晒太阳、晒月亮、晒星星,都试过了,没有用啊。也不知道其他穿越者前辈们都是怎么激活的。
忽然想到个简单的,蒸馏高度白酒。现在唐朝喝的还是基础的低度酒,也就10度左右,蒸馏的技术门槛就低了很多,虽然自己也不会,但是要感谢抖爸爸,小视频上有人教过啊。而酒水更接近一种奢侈品,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会喝得多,老百姓平时很少喝的。而现在的长安就是有钱人最多的地方。对于这一点,李逸始终坚信,虽然上辈子是岭南人,但是岭南和燕京是没法比的,有钱人的数量和财富质量都没法比,只是有些数据不在面上,去看看燕京街头跑的都是什么车,比岭南各地加在一起的豪车还要多啊。如果自己搞出来更高端的,特别是给贵族的消费场所,肯定能赚大钱。
作为岭南人,李逸感觉到灵魂中的基因开始觉醒,做生意才是自己的天赋技能。做生意,要有本金、产品、销路,而现在的自己现在相当于只有个大概的配方,不过做生意有时候就是物以稀为贵,现在看似平淡的技术,在古代可能就是能够发家致富的秘方。
次日,李逸来到了陈家。在客厅之中,李逸、陈通、陈百金、邱静分别入座后。李逸开门见山的说到,“陈伯父,小侄今日登门拜访是有一事相商。”
陈通当然顺着说了,“不知道贤侄说的是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李逸见陈通神色如常,还是很亲切,所以继续开口说道:“伯父,说来惭愧,我外祖父这一脉祖上也曾阔气过,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但是我手中有一秘方,打算拿出来与陈伯父合作,不知道陈伯父意下如何。”
陈通听到这里,并没有异常,其实陈通心里是很是愿意的,因为他非常看好李逸,此人虽然衣着并不华贵,但是言谈举止都是有章法的,而且眼中一直充满自信,又有背景,未来可期。虽然上次口头交好了,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往来,那以后自己遇到事情了,可指望不上李逸出力。这个时候很多没有背景的商人,都会挂靠一些贵族周围,上交一些收入或者分成,获得庇护。现在李逸主动说要合作,陈通心里已经乐开花了。
于是陈通说到“好啊,那不知道贤侄所言是哪一门生意,仔细说说看。”
随后李逸解释道“家中有一秘法,可以用普通酒水,酿出陈年美酒,比现在的剑南烧春更香更醇”。
陈通听了之后,心里一惊。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心里算盘珠子马上开始拨动起来,普通的一斗酒现在要五百文左右(这里跟各位彦祖们解释一下,杜甫诗中提到的“恰有三百青铜钱”,说的就是普通的酒水,但是现在是唐朝新建,经历过战乱,粮食都不够吃的,酒水自然贵一些)。而贵族喝的那些更贵一些,要二十两一斗。(李白诗中提到的“斗酒十千”,也就是一斗酒要一万文,大概十两银子,比如剑南烧春等)。一两银子大概是一千文,所以这里面差了四十倍。
陈通马上问了自己最关心的话题,“那不知道出酒的比例有多少”。
李逸稍微思考了一下,这个年代的普通白酒大概十几度左右,用土办法蒸馏出来,大概能搞到二十多度,其中还有一些损耗,所以五比一的比例还是有可能做到的。随后回答道,“五斗可以出一斗精酿”。
陈通听到这里就更兴奋了,本来就想跟李逸更进一步,现在李逸还给出这种惊喜。便笑道:“贤侄,这门生意确实是个好机会。不过,若要办得长久稳当,自然要有初期投入。我愿出五百两银子,帮你筹备人员、物资,算是股金。”
李逸心中暗喜,知道陈通这是看重了这门生意的潜力,也有意通过利益牵绊为家族赢得庇护。陈通既是个精明人,这样的合作将对双方都有利。于是李逸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正当二人商量细节时,邱静却开口道:“逸兄,陈伯父,我也有意加入你们的计划。我家中有一处闲置的院子,虽不是店面,但可作为酿酒坊,算是我的股本。”
李逸有些意外,目光不由看向邱静,稍显迟疑地问:“静儿,这院子可是能做主的么?”
邱静笑道:“逸哥,这宅子并非临街商铺,而是我母亲的陪嫁,一直闲置。母亲早说了,将来这便是我的嫁妆,地契就在她手中,可供我们安心使用。”
有了陈通的银两和邱静的宅院,李逸的信心更加坚定,三人迅速敲定了合作的股份比例:陈通占三成,邱静两成,李逸则占五成。
几天后,陈通选出来几位合适的人手,有管事、有出大力的,都是家生子,并将他们的身契交到李逸手中。如此一来,李逸对人手的问题也不再担忧。这些家生子都是陈通家从小养大的奴仆,忠心耿耿,有了身契在手,更不会轻易泄密。人手齐备后,陈通安排他们一起收拾邱静的院子,简单翻修,购入了一批普通酒水,准备好了一切。
一切准备妥当后,李逸亲自带人前往院子,开始对这些家生子进行培训。他将蒸馏的原理简明扼要地讲解了一遍,让他们明白这“秘法”的关键。接着,他指着陶罐、铜器和竹管,耐心地说道:“首先,把这酒加热蒸发,酒精气体会通过竹管冷凝,再重新收集成酒。这就是我们酿出烈酒的办法。大家小心操作,注意火候,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了流程才能出真正的美酒。”
那些家生子虽然对蒸馏技术一知半解,但在李逸的耐心指导下,很快摸索出了门道。他们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加热,有人负责冷却,还有人专门观察酒的状态,整个流程渐渐熟练起来。
夜晚时分,李逸看着面前的蒸馏装置运转如常,心中一阵欣慰。他知道,只要这批高度白酒酿成,接下来的销路和收益将不在话下。而且有了陈通的银两和邱静的宅院支援,他离“第一桶金”已经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