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 第19章 国库没钱

作者:再见是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0 00:32:01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李进闻言,在一边连忙应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才出去兜售字画,补贴家用。”

这一笔账算下来,让朱元璋没话说了。

没想到大明堂堂四品官员的俸禄,竟然养不活一家人,这让他感到十分的丢脸。

朱元璋将头转向一边,喝道:“那为何其他人的俸禄够用,你就不够了。”

“你看看这扬州同知卢阳,人家的俸禄比你还低,也没听他说不够用。”

李进闻言,转头看了看一旁的卢阳,又看向了朱元璋,缓缓道:“陛下有所不知,很多官员,都是地方大族富户,都是有家里补贴的,卢大人家就是扬州大户。”

“而微臣家境平庸,只能靠自己。”

这话说完,卢阳尴尬的低下了头。

朱元璋也一时间沉默了下去,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这次来扬州,本来看到当地百姓生活富足,心中还有些高兴。

但是却发现,自己大明朝的官员,穷的都吃不起饭了,还要出去兼职谋生。

两相对比,朱元璋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任以虚开口说道:“陛下,可以适当提高官员俸禄,让官员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为朝廷办事。”

“而且有了足够了俸禄,又有哪个官员,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污呢。”

沉默中的朱元璋闻言,眼角一跳。

从小的经历,就让他十分的讨厌,贪官污吏,甚至都延伸到,对官吏都有些讨厌的地步。

所以开国之初,他就严格制定各级官员的俸禄。

他始终觉得,不能给这些人太多。

这些人始终都会在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的。

给的多了,反而会更加助长他们,奢靡的作风。

还有一个就是条件不允许,国库空虚。

不过就算国库不空虚,他也不是很愿意给朝中官员们,增加俸禄。

但是今天扬州府的李进,让他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底层官员的生活状态。

也让朱元璋有了一丝丝触动。

回过神来的朱元璋,看着任以虚,沉声说道:“不是咱给的不够多,是他们用的太多。”

“给他们增加俸禄是不可能的。”

说完,看向了李进,淡淡道:“李进,念你为这扬州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少贡献,这次咱就不罚你了。”

“但没有下次了,你身为大明的官员,就要有大明官员的样子。”

李进闻言,心里一凉,知道朱元璋这是什么意思了。

这次就放过自己了,俸禄也不罚了,但是自己以后不能去街上卖字画了。

这不是逼着自己,过困苦的日子嘛。

李进脸色一黯,道:“谢陛下恩典。”

朱元璋看着李进的脸色,也觉得有些亏欠,但是眼不见为净,摆手道:“行了,你们都下去吧。”

很快扬州府的官员们,都退了出去,厅堂内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标、朱棣、任以虚、姚广孝。

朱元璋慢慢的走到桌案后,坐了下去,脸色凝重。

“陛下,今天的这一切,您也看到了。”

“这就是全国各地,地方官员的现状啊,您的给他们加俸禄啊。”任以虚又一次开口说道。

朱元璋转过头来,看着任以虚:“加俸禄?”

“这天下还有那么多百姓都吃不饱呢,他们还想加俸禄?”

“咱给他们那么多,他们都不够用,那是他们欲求不满!”

说完,瞪了任以虚一眼,拂袖离去。

朱标看着任以虚,叹了口气:“任以虚,下次不要再提这个事情。”

全国各地都在找户部要钱,国库就那么多银子,哪有钱给官员们加俸禄。

任以虚笑道:“没钱可以想办法啊。”

朱标笑道:“如果是那么容易想得到办法,今天就轮不到你,提出来增加俸禄了。”

说完,朱标转身朝着门外而去,看样子是去找朱元璋了。

厅堂内只剩下了朱棣、姚广孝和任以虚。

任以虚看着朱棣,笑道:“燕王殿下,机会马上就要来了,你要随时做好准备啊。”

说完,也朝着门外而去,留下朱棣和姚广孝两人面面相觑。

任以虚出门后,直接朝着朱标追了过去。

朱标见状,停下了脚步:“任以虚,你还有什么事吗?”

任以虚点头:“殿下,刚才的事情你也看到了。”

“虽然如今国库空虚,到处需要钱粮,但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实在是有点低,确实到了需要改动的时候了。”

朱标叹了口气:“你也知道国库没钱,还和我谈这个问题。”

任以虚眨了眨眼睛:“我有办法搞到钱。”

“但是陛下那边,需要你去做点工作。”

“我怎么感觉陛下就是单纯的,不想给这些官员加俸禄呢。”

老朱的确就是单纯的,不想给大明的官员,太高的俸禄。

乞丐出身的他,小农思想特别严重。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官员,都是给老朱家打长工的,而大明的百姓,则是老朱家江山的基石。

他自己是造反起家的,所以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只要天下百姓不闹事,老朱家的江山才能更加长久。

这些官员不算什么,就是老朱家的仆人而已。

他从心底就瞧不上,自己大明的这些官员,但对自己的儿孙们,却很不错。

大明的普通百姓,一月的收成大概是四石粮食。

而大明一位正九品的官员的俸禄,是一月六石粮食,一品大员一个月俸禄也才九十石。

但老朱家的儿子们,随便一个亲王,一月的俸禄,却高达九百石。

所以,在老朱的眼里,自己朱家的子孙,才是最重要的,给的也是最多的。

而百官当中,一只手数得过来的,几位一品大员,只比的上自家儿子的十分之一。

至于那些最基层的官员嘛,和老百姓一样,有口饭吃就差不多了。

而且,在老朱的眼中,老百姓的地位,要比这些官员高的多。

所以,在老百姓的眼中,老朱是个好皇帝,在朱家子孙的眼中,老朱是个好父亲。

可是在满朝文武的眼中,老朱比那周扒皮,也强不了多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