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回到车队,杜二杆子听说蒋大杰转正了,也很高兴。

拍着他肩膀说:“行啊,小子,总算熬出头了。”

蒋大杰可不怎么爱听这话:什么就熬出头了?这不是我所愿好不啦?

说好的咸鱼呢?躺平呢?系统你怎么给我随便加戏啊?

如果是个临时工,没几个人在意自己,如果转成正式工,肯定盯着的人就多了,赚钱大计怕是要受影响。

蒋德财则撂下话,让蒋大杰晚上弄点好菜,他要请杜运升到家里喝两盅。

蒋大杰都无语了——现在老子吃儿子都这么理直气壮的吗?

“请客啊!”这是蒋大杰随后听得最多的三个字儿。

不是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我这也算好事了,怎么传得这么快呢?

他其实是没想明白,他这可不算好事,而是新鲜事儿。

上班四个月,就能从临时工摇身一变成为正式工,还是炙手可热的实习司机!

这种超乎寻常的事不是没有,而是极少,所以人们特别稀奇。

要说蒋大杰背后没有过硬的关系任谁都不信,光靠一个车队代理队长蒋德财,怕是办不到。

因此大家都想探听一番,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蒋大杰刚到家,就被闫簿贵截住了。

瞅一眼网兜里的午餐肉罐头、五香蚕豆、酱兔头,闫簿贵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他赶忙抬起头,尽量不往下看:“大杰呀,听说你转正了?”

蒋大杰挠挠头:“不是,闫老师,我这点儿事都传到子弟小学去了?”

闫簿贵夸张道:“没错儿,你现在可是大新闻呢!

“说是上头来了大领导,亲自给厂领导打招呼,让必须给你转正,是不是这么回事呀?大杰?”

蒋大杰苦笑:“我只能告诉您,给我转正是厂党·委会决定的,跟什么大领导没一毛钱关系。

“至于具体什么原因,我真不能跟您说,因为我说了就是犯错误,甚至您听了也是犯错误。”

“啊?还有这事儿?”闫簿贵一惊,他可是出了名的胆子小。

蒋大杰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往中院去了。

虽然话是两个人说的,但住前院的街坊邻居可都听见了。

于是纷纷抒发自己观点,讨论起蒋大杰说的真的假的。

老燕京人就这样,除了爱研究国计民生,还喜欢彼此抬杠。

其中杨瑞华嘴都快撇到后脑勺了:“骗谁呢,还犯错误?咱们四九城什么大事儿没见识过?瞧把他能的?”

“叮!因为对你的话嗤之以鼻,捕捉到杨瑞华的7点负能量。”

……

“叮!因为认为你不说实话兼吹牛逼,捕捉到张翠花的5点负能量”

这是蒋大杰人过了中院,那边的禽兽们跟着发作了……

此时的蒋家,可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景象。

起初,有人告诉王兰芳这个消息她还不信。

因为蒋德财早就跟她交过底了——蒋大杰得先干够两年临时工,然后再想办法给他转正,做学徒工。

等再干两年,就可以申请考驾照了,等用一两年时间把驾照考到手,到那时可就是鱼跃龙门啦!

而现在才几个月啊?就转正了?

相比传消息的外人,王兰芳当然更相信自己老头子。

可是来报信儿的一个又一个,搞得王兰芳终于坐不住了,咬咬牙用两个橘子做代价,让刘广天去车队找蒋德财打听消息。

连铁公鸡都能被逼得“出血”,可想而知这个消息影响多大了。

等刘广天带回来确切消息,王兰芳才欢天喜地地杀鱼宰鸡……

呃,宰鸡不行,儿子已经下了死命令,这两只鸡是命根子,谁都不许动。

自从儿子回来,把那枚外国勋章拿给她看,丈夫又说这是南边国家的最高荣誉。

当时她还没什么特殊感觉,因为蒋德财也得过不少勋章。

但是等听说这玩意儿和蒋德财得的那些不一样,因为它是纯金的。

王兰芳态度立马变了——这东西沉甸甸的,少说有好几两,得值多少钱啊?

蒋德财如果知道她这个想法,一定绝倒!就没听说过勋章是用值不值钱来衡量的?

蒋大杰一进门,王兰芳颠颠跑过来,热情地帮他拍着身上不存在的灰尘。

“儿砸!你回来啦。

“啊……回来了。”蒋大杰有点没搞清楚状况,便宜老妈最近有点喜怒无常。

“儿砸,好样的,给妈争脸啦!”直到王兰芳说出这句话,蒋大杰才长出了口气。

是好事就行,这大龄孕妇真是够呛,弄得全家都小心翼翼的。

就连蒋王氏,这个全家辈分儿最高的老太太,都有点看王兰芳的眼色行事的意思。

“妈,您忙活啥呢?您歇会儿,我来。”

“不用,不用,妈现在啥也不耽误,你赶快歇着,这都累一天了。”

蒋大杰一阵恍惚,今天待遇好高啊,之前回家,不是被指挥清理鸟屎,就是剁菜帮子喂鸡……

能看得出来,蒋家两口子今天是真高兴。

蒋德财不止请了杜二杆子,还把易宗海、刘海钟、闫簿贵、徐富贵、李道军,还有另两家年长户主,都请到蒋家来庆祝。

说是请客,但无一例外的,在易宗海带头下,大家都把粮票、菜票交给了王兰芳。

然后,由蒋德财做主,粮票收了,菜票退回,请客还是要有一点请客的样子嘛。

一喝上酒,话自然就多了。

几乎所有人都好奇,蒋大杰究竟是怎么转正的?

要知道困难时期,各处都在清理富余人员,一是减少企业负担,二是鼓励下乡务农,以此提高粮食产量。

怎么到了蒋大杰这儿,就反着来呢?

蒋德财虽然喝得有点高,但是警惕性一点没放松。

只说蒋大杰这趟出差,在南边立了一件大功,所以上级才奖励他的。

至于立了什么功,一个字儿都没透露。

虽然瓜没吃个完整的,人们不太尽兴。

但看蒋德财兴高采烈的样子,基本都信了,这一回的确是蒋家小子自己争气,而不是靠老子的蒙荫。

在座的除了易宗海和杜二杆子,其余都是当爹的,蒋德财装逼成功的后果就是他们都酸了。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种儿——得出的结论就俩字儿“闹心”!

得,刘广天、刘广福兄弟俩这顿毒打又被列上日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