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 第105章 李大本事

作者:袁小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01:01:4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另一边,某个山坡上,这里是小鬼子派出的观察队的隐匿处。

“快!发现独立团的炮兵阵地了!快将位置坐标返给重炮大队!”一名鬼子军官拿着望远镜惊喜道。

“嗨!”

很快坐标点就被返到了重炮大队,大队长又派人将坐标信息送到了炮兵的手中。

那两门从开始就没动过的重炮缓缓的动了起来,只见小鬼子操作非常熟练,调整炮口,射击诸元,瞄准目标。

“填弹!”

“发射!”

“嗵!嗵!”

两颗一五零口径的炮弹同时脱膛而出,飞向了七八公里以外的独立团一号炮兵阵地。

下一刻,独立团原一号炮兵阵地立马就被炸飞,掀起尘土阵阵,但并没有打到目标,因为一号炮兵阵地早就转移了。

如果小鬼子能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一号炮兵阵地,省略观察队这一步,估计重炮真的能赶上。

但他们还是太晚了,可以说就晚了那么几分钟,一号阵地刚刚撤离,小鬼子炮火紧接着就到了,可谓是非常的惊险。

此时最忙的还是独立团临时指挥部,内部人影匆匆,指挥部的电话响个不停,袁斌一边要指挥战斗,一边还要观察前方的情况,还得时刻分析战场的走向。

现在的袁斌算是感受到了战争倒地有多么费脑子,他恨不得将自己劈成八瓣来用,脑子都快炸了。

但这对于袁斌何尝不是一次历练呢?他算是第一次指挥规模这么大的战斗,对面几万人进攻,而他麾下仅有不到四千人!

晋地打的热闹,武汉打的更激烈,这边可是上百万人在战斗,战斗场面相当的激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甚至是水里游的都有!

G军阵地被小鬼子一次次的冲击,最后被一次次的打退,某些阵地被小鬼子突破,一个团乃至于一个师就此覆灭,这在武汉战场上时常发生,简直是太正常不过。

这种大规模的战争宛如一台巨大的绞肉机,人命在这里如同草芥,几乎每一秒都有不少人死去。

雾都,某官邸办公室内。

“他”正手持一份电报满脸阴沉的看着,旁边一人低着头默不作声。

许久之后,“他”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八路军就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一个团硬扛两个独立混成旅团?”

“先生!根据我们的情报,独立团武器精良,弹药更是非常充沛,这些武器装备宛如突然出现一般,现在我们无法确定其来源。”

“为什么无法确定来源?这点小事你们都搞不清楚?!”“他”眉头一皱,语气中透露的全是不满。

“对不起先生,属下无能!”

“哼!让阎老西快点搞清楚八路军独立团的武器来源,另外,现在正处于会战的相持阶段,让他将小心思收一收,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那点家底,人家八路军都敢这么跟鬼子干,他一个司令长官好意思嘛!”

“是!属下明白了!”

“嗯,你先下去吧!”

“是!”

待这人走后,“他”走到了窗边,思绪飘飞,记忆也被拉回到了十几年前,他这一步步走来,很不容易,但为什么他看中的那些人才都不能为他作用呢?

这次晋地闹出的动静,说实话,“他”心里很复杂,虽然也算是吸引了小鬼子的一些注意力,华北方面军为此还派出了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去围剿,但并没有直接抽掉正面战场的兵力,这让他稍微有些失望。

虽然帮助不是很大,但至少人家有这份心意,只不过他心里却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感觉八路军有些脱离了他的掌控,他还是喜欢掌控一切的感觉。

但现在的八路军似乎已经不是刚刚成立时候那样了,他已经收到了情报,对方已经开始偷偷的扩兵,虽然武器装备还是很简陋,但至少是有兵了。

再加上独立团的出现,让“他”有了很大的危机感,因为这个独立团实在是太能打了,还有他们的武器来源,这是让“他”最忌惮的一点。

要知道,你人就算是再多,当你面对热武器的时候都是没用的,没有武器的八路军“他”是不害怕的,但一旦武装之后的八路军,他是非常忌惮的。

想当年,对方装备那么简陋,都能在五次围剿下成功脱身,“他”无法想象对方装备和他一样的武器会强大到何种地步。

“唉!”

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了一道长长的叹息。

燕省,武义县,李家坎,某处陡崖。

一百多号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我军战士趴在这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陡崖下方。

为什么说是我军战士呢?那是因为他们都拿着各种各样的枪械,老套筒,三八大盖,鸟铳,大刀片子,红缨枪,而且这些枪械基本上都是膛线几乎被磨平了的。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其中有十几个人穿着我军的军装,要不然根本就认不出是我军的士兵,都以为是哪个山头的土匪呢!

其实这是冀中军区,武义县县大队的战士。

而在这些人的最前方,一名穿着不知道几手的大衣,手中拿着一支不知道几手的三八大盖,戴着一顶军帽的男人趴在那里盯着下发。

此人是武义县县大队的大队长,李赤水,人送外号,李大本事。

如果袁斌在这里那一定会认出此人,因为李大本事就是出自袁斌前世看过的一个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男主角。

之所以叫他李大本事,那是因为他虽然没打过几次正经的战斗,但脑瓜灵光,经常耍一些小聪明,擅长忽悠,所以得了这么一个名号。

“本事!本事!”就在这时,操着一口浓重的晋地口音的中年男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此人是县大队的副大队长兼“后勤部长”,本名丁福通,由于为人爱算计,精打细算,抠门,所以得名丁大算盘,也算是人如其名,是县大队的核心人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