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殿内,烛火幽幽,映照出刘禅略显困惑的面庞。
他微微皱眉,目光凝滞,显然被杨仪的提议震惊了。
虽然当初检举魏延暗中调兵的人并非杨仪,但刘禅心中明镜似的,此事背后定有杨仪的影子。
只需稍加思索,便能想到,魏延被禁足对谁最为有利。
然而,如今杨仪却主动为魏延求情,甚至力荐其重返汉中镇守,这着实令刘禅感到意外。
“难道杨仪就不怕魏延回到汉中,手握重兵后卷土重来吗?”刘禅心中暗自揣测,眉宇间浮现出一丝忧色。
他深知,魏延性情刚烈,若重掌兵权,难保不会与杨仪再起冲突。
倘若双方激战,杨仪虽兵马不如魏延,但凭借那些神兵利器,未必处于劣势。
然而,无论是哪一方胜出,最终受损的,都是蜀汉的国力。
刘禅不愿看到自相残杀的局面,心中愈发沉重。
“杨爱卿。”刘禅沉默良久,终是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你虽言之有理,但魏延行事冲动,朕担心他回到汉中,又会惹出什么祸端。”
刘禅并未将“害怕魏延谋反”这句话说出口,但这番话语中,已然透露出他的顾虑。
杨仪闻言,神色坦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无畏的笑容:“陛下,臣明白您的担忧。但如今丞相病逝,蜀汉正值用人之际,若因些许疑虑而弃用良将,实属可惜。”
在杨仪的口中,魏延俨然成了“良将”,这一称呼令刘禅不由得微微一愣。
刘禅凝视着杨仪,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感慨道:“杨爱卿,你与魏延之间素有嫌隙,如今却为他求情,这份胸怀,实在令朕佩服啊!”
杨仪态度谦逊,语气诚恳:“陛下,臣与魏延虽有分歧,但都是为了蜀汉的大业。如今国家面临困境,臣不敢因个人恩怨而误了国家大事。臣只希望能够与魏将军联手,共同辅佐陛下,让蜀汉繁荣昌盛,重现先帝之荣光。”
刘禅微微点头,心中对杨仪的胸怀与智慧暗自赞赏。
他沉吟片刻,最终说道:“既然杨爱卿如此坚持,朕就准了你的请求。不过,若魏延有任何不轨之举,你要及时察觉,绝不可疏忽大意。”
“陛下放心。”杨仪拱手行礼,神色郑重,“臣的军机处虽尚未完全稳固,但监察魏延的一举一动还是不在话下的。倘若魏延心存不轨,辜负了陛下的期望,臣绝不会坐视不理!”说到最后,杨仪的语气中透出一股决绝。
待杨仪离去后,刘禅倚靠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仍存疑惑。
他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吕墨上前,低声问道:“吕墨,依你看,杨仪为何要力保魏延回汉中?他难道就不怕魏延日后报复他?”
吕墨微微躬身,略作思索后,恭敬答道:“陛下,依奴才愚见,杨仪此举看似冒险,实则暗藏深意,利大于弊。”
“哦?”刘禅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追问道,“有何益处?你且细细道来。”
吕墨神色恭谨,缓缓说道:“陛下试想,杨仪新立军机处,虽在朝堂上有所根基,但反对之声亦不在少数。他此次力保魏延回汉中,其一,可彰显自身宽宏大量,不计前嫌。朝中大臣见此,必然对其心生敬佩,其威望必将随之攀升;其二,魏延回到汉中后,手握重兵,看似独立成一股势力。但只要杨仪善于运筹帷幄,使众人皆觉他能制衡魏延,那么他在朝堂之上的地位,必定更加稳固。”
“毕竟,朝中大臣皆不愿见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杨仪此举,恰好迎合了众人的心思,既能稳住魏延,又能巩固自身地位,实乃一箭双雕之策!”
刘禅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原来如此,杨仪此举,确实高明啊……”
言罢,刘禅面上浮现出一丝自得之色,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过,此事于朕而言,亦是一大幸事!魏延在汉中手握重兵,扼守蜀汉要塞,正好可制衡杨仪在朝堂上的势力!如此一来,杨仪的权势便被极大地牵制,朕亦可更好地掌控大局,稳坐这江山基业!”
“陛下圣明!”吕墨听闻,连忙躬身行礼,神情恭敬无比,“杨仪与魏延相互制衡,朝堂局势渐趋平衡,最终获益者,非陛下莫属!这朝堂大权,自是稳稳掌控在陛下手中。”
刘禅听罢,脸上笑意更浓,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
他挥了挥手,示意吕墨退下。
……
另一边,皇宫外的驿道上。
魏延府邸内,当消息传到魏延耳中时,他顿时喜上眉梢,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好!陛下终于恩准我回汉中了!”
他猛地站起身来,豪气干云地挥手下令:“速速备马套车,莫要耽搁了回汉中的行程!”
事到如今,唯有回到汉中,他才能重掌兵权,掌握主动。
魏延深知,时间紧迫,再耽搁下去,局势恐怕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府内顿时忙碌起来。
兵卒侍从们匆忙牵马套车,准备干粮辎重。
不过片刻,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已整装待发。
魏延站在府门前,目光如炬,心中暗自筹划着未来的行动。
“出发!”他大手一挥,车队随即启程,扬长而去。
……
宽敞的马车内,魏延掀开车帘,目光远眺,心中思绪万千。
一想到回到汉中后便可重掌兵权,他不禁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此时,车外传来吴懿的声音:“将军,此番回汉中,事不宜迟!待到局势稳定,我等即刻带兵回都,决不能再让杨仪那厮逍遥法外了!”
魏延闻言,哈哈大笑,挥手招呼道:“进来!咱们就在这好好计划一番,如何攻破杨仪的兵马,夺回蜀都!”
此次回汉中,魏延特意带上了吴懿、高翔、赵广这三位心腹将领。
三人闻言,立刻猫腰钻进马车。
车内空间本就狭小,四人挤在一起,却显得气氛愈发热烈。
魏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低声道:“诸位兄弟,此番杨仪主动让我回汉中,乃是天赐良机!等回去之后,我等即刻集结兵马,杀回蜀都,将杨仪碎尸万段!”
吴懿双眉一挑,攥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咱们回汉中,将士们必定唯您马首是瞻!一声令下,大军南下,管他杨仪有什么神兵利器,都挡不住咱们的铁骑!”
在蜀都的这段时日,他们受尽杨仪的打压,早已忍无可忍,心中憋着一股怒火,只待一雪前耻。
赵广拱手道:“将军,末将愿为先锋,披荆斩棘,不杀杨仪,誓不罢休!”
高翔也附和道:“没错!杨仪此人阴险狡诈,若不除之,蜀汉难安!”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辞间皆是复仇的意味,车内气氛越发激昂。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马车颠簸的频率却愈发明显。
“不对劲啊……”魏延低声喃喃,眉头紧锁。
车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魏延。
魏延掀开车帘,细细观察外面,只见四周山峦起伏,道路蜿蜒曲折,与以往回汉中的路线截然不同。
“这不像是回汉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