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言,杨仪拱手谢礼,声音洪亮:“陛下圣明!臣定当谨遵圣谕,秉公执法,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而蒋琬的脸色,却如同阴云密布,渐渐变得铁青。
虽不知杨仪具体要针对何人,但他既然大张旗鼓地提出整治贪腐,其用意不言自明——
杨仪是想借此机会打压异己,树立自己的权威。
至于谁能够幸免于难,恐怕只能看各自的底子是否干净了。
蒋琬微微侧身,目光如刀般斜视着杨仪,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杨大人,陛下让你整治贪腐,是为了扶正朝堂,而不是让你借机泄私愤。若做得太过,恐怕效果会适得其反。”
杨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多谢蒋大人提醒。不过,整治贪腐乃国家大事,在下自然不能徇私枉法。不论犯下何罪,都要严格按照律法处置。这可是当初先帝设下律法时所立下的规矩。”
他言语中带着几分讽刺,甚至搬出了先帝,显然早已料到蒋琬的质疑,也准备好了应对之词。
蒋琬被杨仪这番言语噎得一时语塞,脸色阴沉,却无言以对。
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等回去后,定要立刻清查府衙,任何可能被杨仪抓住把柄的地方,都必须尽快处理干净。
刘禅坐在龙椅上,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缓缓开口:“杨爱卿,你若已有贪腐官员的名单与证据,大可放于明日早朝公之于众,届时由朕作为公证,确保公正无私。”
杨仪拱手笑道:“臣正有此意,明日早朝定当将证据呈上,请陛下过目。”
听到此处,蒋琬表情一怔,心中暗暗琢磨着杨仪的意图。
他不敢再多言,只是恭敬地行礼说道:“陛下,若是无事,臣这便派人去将孙义这狂徒擒拿,待明日交予陛下,以正国法!”
刘禅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道:“既是如此,你便先去吧。”
蒋琬离开偏殿,步履匆匆,显然是急着去安排一些不为人知的后手。
他知道,杨仪这一次是动了真格,自己必须早做准备,以确保自己不被牵连。
杨仪也向刘禅告退:“陛下,那臣去号令军机处,将涉事官员的名单以及证据尽数搜罗,明日一同呈给陛下,请陛下放心。”
刘禅的表情略显复杂,他看着杨仪,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杨爱卿,麻烦你了。”
杨仪微微一笑,神情坚定:“为我蜀汉朝堂安稳,这都是应该的。”
离开皇宫后,杨仪并未立刻回府。
他带着陈虎以及那些因孙义而受苦的百姓,一同前往蜀都郊外。
这些百姓的田地已被侵占,暂时无处可去,杨仪便让陈虎带上银钱,找了几家栈,将他们妥善安置下来。
百姓们对杨仪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紧紧握住杨仪的手,眼中含泪道:“杨大人不光为咱们做主,还给咱们管吃管住,老汉我活了几十年,头一次见到如此一心为民的官!”
旁边一名中年男子也激动地说道:“怪不得杨大人如今能在朝中主事,继承丞相遗志,这才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
“唉……若是日后有机会为杨大人做事,就是刀山火海,我也甘愿!”
很快,杨仪为民请命、优待百姓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蜀都,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纷纷,称赞杨仪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另一边,杨仪的车轿刚到府门前,便见丁岩早已站在门前等候,脸上带着几分急切的神情。
“大人!”丁岩见马车停下,立刻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
杨仪掀开车帘,缓步走下马车,神情淡然却透着威严。
“证据搜集得如何了?”杨仪率先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紧迫。
丁岩毕恭毕敬地答道:“启禀大人,涉事官员的罪名证据都已拟订完成,修书一封,就在此处。”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本文书,双手呈递给杨仪。
杨仪接过文书,翻开细细查看。
里面详细记载了朝中官员收受贿赂的情况,包括具体的金额、日期,甚至有些连地点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些信息的详尽程度,得益于杨仪多年精心培养的番子们。
他们走遍市井角落,隐姓埋名,搜集那些旁人难以触及的隐秘情报。
杨仪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不错,传我命令,召集军机处目前可调动的番子,我有重要安排。”
丁岩闻言,不禁一愣,忍不住问道:“大人,现在调动军机处,是有什么紧急事务吗?”
杨仪看了他一眼,“你尽管叫人来,我另有安排。”
说完,他转头看向一旁的邹平,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邹平,你速去带领无当飞军,检查四处城防。凡出入城池之人,皆要对照户籍,倘若有可疑之人,立刻拿下,押入大牢!”
“是!”邹平毫不迟疑地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离去,执行杨仪的命令。
……
蒋府。
蒋琬神色紧张,步履匆匆地踏入府门。
刚刚从宫中返回,他便立即唤来了心腹亲信徐幽。
徐幽是他多年的得力助手,为人机敏,行事果断,深得蒋琬信任。
“你速去郊外,让孙义那厮赶快回来!待其回到府邸,立刻将他拿下!”蒋琬语气急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徐幽闻言,心中一惊,但面上并未表露,拱手应道:“是,老爷!属下这就去办!”
蒋琬看着徐幽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起初,他还有心保一下孙义,毕竟孙义曾为蒋府办过不少事,也算是个得力的棋子。
然而,今日杨仪在刘禅面前慷慨陈词,直言整治贪腐,言辞凿凿,蒋琬若再执意护着孙义,反而会显得自己无视国法,违背圣意,徒增嫌疑。
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舍弃孙义,将他交出去以保全自己。
不仅如此,蒋琬之所以如此急切,更是因为他对杨仪的防备之心愈发加重。
孙义如今藏身在蜀都郊外,若是杨仪以“潜逃”为名,派人将孙义抓住,那么蒋琬将功补过的机会便会落空。
到那时,不仅是孙义,连他自己也会陷入被动。
杨仪定会借此机会在刘禅面前大做文章,虽然不至于撼动蒋琬的官位,但势必会影响他在刘禅心目中的地位。
更何况,杨仪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显然早有准备。
他能如此有力地说出贪腐之事,证明他早已派人严密监视孙义,甚至可能已经掌握了更多不利于蒋琬的证据。
在这种情况下,蒋琬若是还心存侥幸,手下留情,必定会被杨仪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朝堂之上,一步错,步步错,蒋琬深知自己必须谨慎行事。
然而,蒋琬的顾虑远不止于此。
在派遣徐幽外出后,他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总觉得事情远未结束。
他急忙走进书房,提起毛笔,迅速写下几封密信。
信中内容明示,杨仪即将对朝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清洗,凡是过去有贪腐嫌疑的官员,都必须加紧准备,以免被杨仪抓住把柄。
当然,这些密信只会送到那些与蒋琬交好的官员手中。
至于那些与他作对、与杨仪狼狈为奸的官员,即便他们真的贪污受贿,杨仪也不会对他们下手。
蒋琬心中冷笑,杨仪的所谓“惩贪肃腐”,不过是借机打压异己的手段罢了。
表面上看,杨仪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但最终受到伤害的,只会是那些平日里与蒋琬亲近的官员。
杨仪的亲信和党羽,恐怕早已被排除在清洗名单之外。
蒋琬放下毛笔,眼神冰冷,低声自语道:“杨仪这厮,怕是之前北伐提议被我等拒绝后,此时怀恨在心,才想出这等阴招来对付我们!好手段啊,好手段!”
“哼哼……我倒是要看看,你如何能抓人!”蒋琬冷笑一声,他早已布置周全,即便杨仪再如何狡猾,也难以轻易得逞。
很快,蒋琬写好了十几封意思相同的密信。
他叫来了府上的传令侍从,将信件仔细交到对方手中,语气郑重地叮嘱道:“这些文书务必保存妥当,不得让旁人看到。另外,我给你一份名单,定要及时将文书送到这些大人府上,不得有误!”
“是,老爷!属下必当万无一失!”传令侍从恭敬地接过信件,迅速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