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刘秀传 第2章 舂陵囚徒

作者:作家iasKeb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12:45:33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白水村刘氏祖宅,九岁的刘秀蹲在老槐树下,指尖摩挲着树根处碗口大的铜锁。锁面铸着狰狞饕餮纹,锁孔里积满青苔——这是五年前那场大火后,新朝官兵钉死的“逆产封印“。

“秀儿!“

叔父刘良的竹杖突然敲在脚边,老人独眼扫过围墙外晃动的草笠,那是南阳郡派来的常驻暗哨。他压低声音:“说过多少次,莫要靠近这晦气地方。“

刘秀仰起脸,春日暖阳透过槐叶斑驳洒落,却化不开他眼底的阴翳:“昨夜又梦见阿娘了,她在这树下教我认《急就章》。“

刘良独眼猛地抽搐。那场大火后,他亲手从祠堂废墟里扒出三十七具焦尸,其中就有刘秀生母樊娴都烧成炭块的残躯。

“今日去棘阳赶集。“老人扯开话头,从怀中掏出半块黍饼,“给你买饴糖。“

墙外草笠忽然抬高寸许,刘秀知道暗哨在记他们的行踪。他乖巧点头,却悄悄把槐树皮上新刻的“樊“字抹平——那是他用碎石片刻的第三百二十七个母亲姓氏。

棘阳城南市,盐贩的吆喝声里混着马蹄铁脆响。

刘良牵着侄儿挤过人群,独眼始终盯着西街那栋青灰小楼。那是南阳最大的私塾“明经堂“,窗棂间隐约可见士子们峨冠博带的身影。

“老丈留步!“

两名绣衣使者突然横刀拦住去路,玄色袍角露出半截铜牌。刘良浑身僵冷,怀中《河图》残卷像块烙铁烫着胸口——这是今晨从祖宅密室取出的,他本想找书肆仿制赝本。

“官爷,小老儿就买些黍米…“

“这娃娃眼生得紧。“为首的鹰钩鼻俯身捏住刘秀下巴,“听说刘钦有遗孤流落南阳?“

刘秀突然捂住肚子哀嚎:“阿爷!我要屙屎!“

人群哄笑中,鹰钩鼻嫌恶松手。刘良趁机拽着侄儿钻入茅厕后巷,却见墙角暗渠处蹲着个熟悉身影——十五岁的刘縯正在兜售私盐,腰间短刀裹在草席里。

“带着秀儿走!“刘良将《河图》塞给长子,独眼充血,“从白水河暗道回…“

“走不了。“刘縯冷笑掀开草席,露出半张焦黄羊皮,“今早有人在渡口兜售《赤伏符》,全城的绣衣狗都出动了。“

刘秀踮脚望去,羊皮上赫然画着赤龙绕日图,与他梦中景象一模一样。

酉时三刻,残阳如血。

刘良推开祖宅偏门的瞬间,腐木气息裹着灰烬扑面而来。五年前烧塌的梁柱斜插在废墟里,像一具具指向苍穹的焦骨。

“跪下。“

老人突然按住刘秀肩膀,自己却朝着祠堂方向三叩九拜。残破的“汉“字匾额半悬在门头,蛛网在晚风里飘成招魂幡。

“元始四年,王莽毒杀平帝,你祖父刘回时任巨鹿都尉,率三千门客…“

“二叔!“刘縯抱着陶罐窜进来,“这时候讲古,嫌绣衣狗鼻子不够灵?“

刘良竹杖重重顿地:“竖子!不知祖宗,何以立身!“

他突然剧烈咳嗽,帕子上晕开黑血。刘秀伸手要扶,却被推开:“去供桌底下,第三块砖。“

青砖移开时,尘封的密匣里躺着半卷《河图》,与刘縯那日所携羊皮图纹丝合缝。刘秀指尖刚触到帛书,院外突然传来犬吠。

“果然有逆贼!“

鹰钩鼻踹开院门,二十名绣衣使者鱼贯而入。刘縯抄起陶罐砸去,腥臭液体泼了来人满头——竟是火油!

“点火!“刘良突然暴喝,独眼里迸出疯癫的光,“刘氏子孙听着:汉室虽微,天命未改!“

火把照亮祠堂废墟时,刘秀被刘縯死死按在供桌下。

透过裂缝,他看见叔父昂首立于残碑前,独眼映着火光,竟似回到当年那个巨鹿都尉公子。绣衣使者将《河图》残卷摔在他脸上,鹰钩鼻的刀尖挑开老人衣襟。

“私藏谶纬,按律腰斩。“

“哈哈哈哈!“刘良突然狂笑,缺齿的嘴喷出血沫,“王莽老狗可知?这《河图》正是他当年亲手献给平帝的!“

铡刀抬起的瞬间,刘縯突然暴起。

十五岁的少年像头受伤的豹子,短刀划出寒光直取鹰钩鼻咽喉。却被斜刺里伸来的钩镶架住,四柄环首刀同时架上脖颈。

“縯儿!“刘良嘶声大喊,“记住你姓刘!“

铡刀轰然落下时,刘秀的牙齿咬破嘴唇。温热的血淌进喉咙,他死死盯着叔父断成两截的身躯——上半身还在蠕动,手指蘸着血在地上画圈,那是教他认字时画的“日“字。

“搜!还有同党!“

鹰钩鼻踩着刘良的头颅,刀尖指向供桌。刘縯突然仰天大笑:“狗奴才会不会数数?《河图》共有九卷,这才第三卷!“

正要掀桌的绣衣使者顿住。

“想要剩下的?“刘縯舔了舔刀上血渍,“带小爷去见张佗,否则…“他猛地扯开衣襟,胸口赫然刺着赤龙纹身,“小爷现在就焚了这身皮!“

火把骤然逼近少年胸膛。

刘秀在供桌下蜷成团,手中紧攥着半片《河图》残页——这是叔父断气前抛进来的。帛页边角焦卷,隐约可见“光武二十八“几个字,像谶语又像名单。

“报!西厢房找到密道!“

鹰钩鼻脸色骤变,率众疾奔而去。刘縯趁机踹翻火盆,烈焰瞬间吞没祠堂梁柱。浓烟弥漫中,他一把拽出刘秀:“抱紧我脖子!“

兄弟俩从枯井爬出时,祖宅已成火海。

刘秀回头望去,烈焰中的“汉“字匾额轰然坠落,无数火星腾空而起,像一场逆行的血雨。远处传来马蹄声,刘縯突然将他按进臭水沟。

“憋住气!“

污水灌进口鼻的刹那,刘秀看见兄长眼底跳动的火苗。那不只是祖宅的火光,更像某种灼烧灵魂的东西在苏醒。

马蹄声渐远后,刘縯背起他狂奔。十五岁的脊梁硌得人生疼,刘秀却觉得这是世上最安稳的所在。直到白水河畔,兄长突然将他摔在芦苇丛中。

“记住,今日起你叫刘稷!“刘縯撕下衣襟裹住他脚上水泡,“刘秀死了,死在火海里,明白吗?“

刘秀茫然点头,怀中残页却被夺走。

“这东西招祸。“刘縯将帛书凑近火折子,突然顿住——火光映出残页背面的小字,竟是南阳郡兵力布防图!

三日后,南阳太守张佗盯着案上焦黑的《河图》残页,指尖发颤。

“禀大人,刘氏祖宅已成白地。“鹰钩鼻跪在堂下,“刘良腰斩,其子刘縯坠崖身亡,幼童…“

“够了!“张佗掀翻案几,“我要的是《河图》全卷!“

残页在风中飘落,背面布防图早已被刘縯刮去。唯余正面一行朱砂小篆,在晨曦中泛着血光:“光武兴,赤九终。“

三十里外山洞里,刘秀蜷在干草堆上发烧。

昏沉中,他听见刘縯磨刀声,还有兄长与游侠朱祐的密谈:“…把秀儿送阴家…唯南阳阴氏能护汉室血脉…“

洞外老槐树上,新钉的铜锁在风中摇晃。锁链缠绕处,有人用利器刻下细小字迹——那是刘秀烧糊涂时,用兄长短刀刻的七个字:

“刘秀发兵捕不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