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 第121章 时代风格

作者:细语一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1 22:49:2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李天佑作为一个南北方都呆过的人。

其实早就见识过不少南北方的各种差异。

无论是饮食习惯、建筑风格、还是生活习俗。

都有很多的不一样地方。

但是现在以看待工作,虚心学习认知的心态去看。

就会发现其中很多,被自己忽略掉的事。

古时候不像现在。

现代有照相机,可以完美记录各种事件的样貌与详细经过。

但是在古代。

比较重要一点的事情,只能通过绘画速写,或者事后艺术创作的形式,去记录下当时的盛况。

绘画作品,就是那个年代,一张又一张的“照片”。

归根结底。

很多记事类的绘画作品,都是在记录那个时候的现场情况。

如果是一副真迹。

自然能给我们后世之人,提供了大量参考的价值。

我们也能根据古画中记载的样子,再结合我们现有的知识。

让我们在脑海中,去联想去构思,去揣摩当时的古代场景,都发生了什么。

但是不熟悉这些知识的人,去臆造一副假画。

他描述的东西,跟我们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出现的场景。

无论怎么看,都会让人觉得,特别荒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我们现代的社会,没有那些摄影相关的所有器材。

我们依旧是靠绘画,留下各种记录片。

如果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穿越到一千年以后。

发现那个时代的人类,在研究我们这个年代的各种国家大事,还是需要靠绘画作品去研究。

那个穿越之人,看见一幅画,内容是记录的,【奥运会比赛,我们国家夺冠的场面】,那么他必然是觉得没什么啊。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未来的“国宝帮”,拿着一副声称是“真迹”的画给你看。

这画中的内容,记录的是,我们国家队运动员,骑着熊猫打乒乓球的比赛画面。

那你说,那个穿越之人。

看到这种“真迹”,是会笑成什么样子?

甭管那个国宝帮,不停给你强调,他的东西多有开门。

穿越后世的人,肯定也会狠狠笑话他。

这就是经常做鉴定工作的人,看见很多臆造之物或者一眼假的这些东西,最直观的感觉。

李天佑现在,就是在不断地强化自身。

尽可能多的去学习,这些各行各业,相关的知识。

巩固自身的“基础”知识。

从而让他后面的工作,会更省心。

......

老瘸子跟他聊到了地域风格,自然也会接着聊时代风格。

书画的时代风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一个是某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

。

在书画创作当中所留下的特定痕迹与特征。

它包括每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穿着打扮、建

筑样式和审美倾向。

由于时代的不同,环境有异,人生观有别,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例如:

隋唐以前宗教盛行,因而促进了道释画的巨大发展,导致了人物画的发展与繁荣。

两宋时期,由于朝廷设置画院“以画取仕”,因而促进了花鸟画、山水画世俗画的勃兴,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高峰。

到了朱明王朝,法度森然,画家不敢逾越,所以形成了工整细密的院派画风。

所以老瘸子认为,

只要搞清楚了,某个时代,最主流的流派,大致都是什么样的风格笔法,

那么在大环境下生存的画家,必然也会受这些影响,绘画的风格中,都会带一点痕迹。

鉴定起来的时候,才会稍微轻松一些。

......

再一个就是,同一时代中,各种特殊的书体和画风。

特别是师承渊源这一类。

他们有着深厚的彼此影响,又有着某些共同之处。

......

山水画初起时不讲究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风格。

等到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到画幅之中,

所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累数尺,体百里之中’,

因此早期山水多摄取全形,

到南宋李唐、马远、夏圭诸家截取山腰、山脚,

取景才向另一种局势发展。

北宋如李成、郭熙,所画树石是中原景色,

南宋才出现水天空蒙的角“剩水残山”,这和宋室偏安,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开的。

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黑韵,以形似为工,使山水面目又为之一变。

不同时代的画家,本身就会因为自身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绘画风格。

而这些画家中,但凡有一位或多位绘画名家出现。

他这一脉的所有学生、徒孙。

都会延续他这种画法,很多很多年。

直到这一脉中,再次出现一个天才,能够颠覆前辈的天才。

等天才扬名天下以后,就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所以,在抓住这些规律以后。

老瘸子让李天佑以后,

仔细研究某一个派别的画风,或者特殊字体时,

只要钻研的够深刻,够细致。

一旦吃透一个人,那么这一脉的师承。

他们的作品,在研究的时候,都会显得特别容易。

所以这些历史事实、流派关系、风格特点

对于一个搞书画鉴人来说非常重要。

......

师叔看李天佑今天已经记录的足够多了。

害怕他贪多嚼不烂。

让他收了本子,停止深思。

把今天的吃透,就差不多了。

李天佑的师父,看他们今天教授的已经差不多了。

招呼着众人喝茶。

庄老爷子,拿出了那个副校长,吃画哥的事件,跟师叔他们分享。

同时,把他担忧李天佑的地方也仔细讲了一遍。

庄老爷子的目的很简单,让李天佑尽量不要惹事。

但是师叔不这么想。

“年轻人不气盛,还叫什么年轻人?有理,自是不用理会。”

师叔主打一个惯着孩子。

给庄老爷子气的够呛。

李天佑也是仔细想过这个问题。

师父确实说的没毛病。

自己只是图了一时的嘴快。

其实李天佑他并没有收获什么好处与报酬。

也就是他心态好,没跟国宝帮生气。

遇见个心态差的,估计能跟副校长这样的人,争得生一肚子闷气。

太不划算了。

老瘸子吧嗒着旱烟,仔仔细细的听完事情的始末。

又细致的问了一圈,李天佑的工作与日常收入来源。

师叔示意他可以说。

那李天佑就大大方方的讲了一遍。

老瘸子笑眯眯的说,如果自己是那个想报复的人,会用哪些办法。

然后又详细的指出几种,人家可能会攻击李天佑的点。

办法那真的是一个比一个阴损。

都说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种动物的吃饭方式,各不相同。

老瘸子这样的人,见过的肮脏事,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这些下三滥的黑手段,真的是捻手就来。

李天佑客客气气的拜谢一下人家。

转身就赶紧去做应对工作了。

这次有这么详细的指导,再被人坑,可就不应该了。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