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第398章 靖康之耻22

作者:猫猫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03:05:3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再厉害的君王也是人,不求他们完美的没有任何缺点,至少的是个正常人!}

{现在就想问问向太后后悔没有,选了这么个玩意儿,还有没有脸去去见她的丈夫宋神宗!}

{李纲和种师道,这两人是靖康时期难得比较厉害的武将了!}

{还有宗泽,然后就是下一辈了!}

{现在合理怀疑主和派都跟金国有勾结!不然干嘛这么跪舔啊,肯定有利可图!}

{看看!这就是大宋的读书人!再说一遍,一味的退让是没用的,重文轻武,就像是小孩抱金于闹市,不能保护自己迟早被别人生吞活剥!}

{没关系,这些人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下场罢了,要是这群人知道靖康之耻是怎么样的惨烈,恐怕能立马转变态度!}

{我觉得楼上想多了,赵构建立南宋之后,这些大臣难道不知道靖康之耻的后续?还不有大把的主和派劝着赵构议和!}

{看来就是因为灾难没有降临到这些人头上,还是让他们给逃过一劫,才能在这里说风凉话!}

{宋钦宗赵桓也想学李隆基逃跑的,但是被李纲给拦下了,要不是李纲,金国真的就拿下开封了!}

宋徽宗时期。

自从天幕提到金国,现如今的朝堂上,已经隐隐分为了主和派和主战派。

此时金国刚刚兴起,朝堂上就已经讨论过,到底是应该跟金国死战到底还是选择直接议和了。

主和派们想的还是议和。

还是那句老话,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付出些许钱财就能换来和平,为什么非要打仗呢?难道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吗?

但是主战派们还是觉得应该趁金国弱小时将他们消灭在萌芽之中。

整个朝堂像是菜市场一般,官员们争的唾沫横飞、面红耳赤,皇帝赵佶完全插不上话!

在赵佶看来,主和派说的有理,主战派好像也有自己的一套理由。

官员们一边引经据典一边竖着耳朵听天幕的介绍。

一个一直盯着弹幕的官员突然大喝一声:“都别吵了!看后人都说了什么!”

这个官员也是主和派的,他一直觉得主和派的人才是正确的,他们挽救了那些原本应该死在战争中的士兵的生命,也拯救了很多的家庭!

但是现在他看着弹幕上一句句冰冷的话语,突然有些胆寒。

被后人们提及了无数次的靖康之耻,到底是造成了怎么样的后果,才能让后人们觉得能够让他们主和派改变主意?

宋徽宗赵佶看看下方站着的太子赵桓,两人双双惨白了脸色:赵构,九皇子,康王赵构!

赵构建立了南宋,那他们呢?

哦对了,天幕将他们称为北宋。

那北宋呢?北宋就此消失了吗?他们真的是亡国之君?大宋在他们手上,灭亡了?

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无话可说了。

他已经决定好了,赵光义绝对不会再有登位的可能,那么之后的皇帝也应该出自于他这正统一脉。

他的后代总不会也这么无能吧?赵匡胤突然用怀疑得眼光看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

要不,琢磨琢磨再生几个?怎么也得有个选择余地啊!!

宋哲宗时期。

看天幕的说法,这位宋钦宗好像也不怎么样,宋哲宗赵煦还以为这个侄儿也要做一回唐玄宗,弃城而逃呢!

李纲到底是怎么劝说的?宋哲宗赵煦突然有点好奇。

赵煦第一次点上了发言的按钮,弹幕上,一条有些瘦弱的小龙脚下抓着一个大大的宋字,头上顶着一颗刻着“哲”字的宝珠,从天幕上蜿蜒而过。

{id宋哲宗赵煦:李纲是怎么劝说赵桓的?这位女博士能不能详细说说?黄豆微笑.jpg}

唐欣欣原本是不想说的,但是这个网友称呼她女博士哎!

这可是宋朝时期对于有学问的女子的尊称!

唐欣欣矜持的整整衣服,既然这位有眼光的网友想知道,那就说一下吧!

看来有网友想知道的更加详细啊,咳咳,那主播就好好说道一番。

金军已经打到了太原,赵桓临危受命成为了大宋的新皇帝,但如今大宋这种情况,赵桓也是不想接受这个位置的。

不光赵桓怕死,当时很多大臣也都害怕的要命,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都一致认为,汴京是必定守不住的,不如效仿唐玄宗,直接跑路。

这个建议狠狠的戳中了赵桓,为了他的小命着想,他也想跑路。

正在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李纲却有不同的意见。

李刚认为,大宋的宗庙、社稷、百官、万民都在汴京,就这样扔下不管是不行的,而且他们就算是逃跑,也跑不到哪里去,汴京作为北宋的首都,是防御最好的城池,若是跑到其他地方,金军可能分分钟就能攻破那些城池,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桓一想这句话也确实在理,李纲的想法在后世得到了验证,这个成功的案例就是明朝的北京保卫战。

北京保卫战能够成功,一方面是于谦的指挥确实得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是国之根本,也是防御最好的城池。

但是留下也得有将领指挥作战才行,宋钦宗赵桓便问李纲,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李纲认为,两位丞相位高权重,即便是不通军事,只需站在士兵之中,就能够激发出宋军的战斗力。

这可是个送命的活!白时中和李邦彦当即急了,白时中赶紧将这个要命的工作推还给了李纲,让李纲当这个总指挥。

李纲一心报国,也没推辞,便接受了。

众臣刚刚商议好,皇后朱氏便派人来催促,问钦宗什么时候上路逃离汴京。

这句话让本就意志不坚定的赵桓慌神了,赵桓又觉得还是应该跟皇后一起逃走才是。

李纲可是声泪俱下,抱着宋钦宗赵桓的大腿不放,赌咒发誓一定守好汴京,这才让赵桓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夜里,不相信李纲的两位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又再次进宫劝说赵桓逃跑,赵桓再次动摇,连夜收拾好行李,备好车驾,准备第二天一早就逃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