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快到下午一点的时候,被淹没的陆地才渐渐显露出来,明星们这才从树上爬了下去。
受到上涨的潮水的影响,原本能够用于生火的柴草全都被浸湿了,他们不得不寻找其它的替代品。
然而雨后的丛林里想要找到能够用于生火的材料谈何容易,凡是能够看到的材料全都湿透了,根本无法用于生火。
距离吃下那些垫饥的生鱼片已经过了快2个小时,明星们早已饿得要死了,再找不到生火的材料,他们不得不再吃一次生鱼片。
烤肉,是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原始人自从用火来烧制食物,才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
火不仅可以将食物煮熟,还能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
可以用于烘干衣服,用火熏过的肉食可以较长时间保鲜。还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
在任何条件下、任何地方生火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火是野。外生火不可缺少的生存要素。
在正常情况下,生火的方式有很多种,如古典式钻木取火法,凸镜引火法、枪弹引火法等等。
然后这些取火法全都有局限性,因为它们都需要借助到干燥的引火物,而潮湿的材料是根本点不着火的。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找不到生火材料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任风意念一动打开了【荒野美食家】系统,从中购买了一本《生火能手》。
对于任风而言,常用的生火方式他全都了如指掌,但是并没有什么法子是适合眼下的情况的。
当购买了《生火能手》后,任风顿时茅塞顿开,因为生火能手为他提供了数种能够在雨天生火的材料。
“将灯心草从中间分开,得到干燥的中心部分可作为引燃物,点燃火堆。在动物毛发上蘸上油脂,然后作为引燃物……”
诸如此类的生火小技巧数不胜数,而任风采用的便是其中一种——利用长叶松中的易燃松脂生火。
长叶松:常绿乔木、枝轮生、东芽显著,芽鳞多数,覆瓦状排列。
长叶松内部含有大量的松脂,而松脂是极易燃烧的,就算在潮湿的丛林中也没有关系。
在原始丛林里找一棵松树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周围到处都是树,而松树由于松针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就被人认出来。
找到长叶松后,任风便用刀在树表的树皮上划开了一道口子,查看了一下里面的松脂含量。
当用手触摸到滑。腻腻的松脂液后,任风这才用手顺着那道口子撕扯了起来,将那一大块树皮全都拉扯了下来。
在将树皮扯下后,他便将沾满松脂的树皮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彭于烟,然后便用一旁的那些杂草在裸。露在外的树表上的那些松脂液来回摩。擦。
在多次摩。擦之后,那些渗出的松脂液就全都被那些杂草给擦去了,而那些潮湿的杂草也因为上面的松脂而提高了可燃性。
正当任风准备拿着这些东西去生火的时候,他发现树底下有几朵青绿色的“怪蘑菇”,看起来就跟原谅帽似的。
松树蕈:在南方普遍分布、长在松树下,无法人工栽培,每年早春和夏秋有发出。
有些地方叫枞菌,有些地方叫松树菌,有些地方叫寒露蕈,它还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叫雁来蕈。
雁来蕈外表泛着绿光,看上去略有些惊悚,长相和寻常的蘑菇一样都是呈伞状。
菌杆上尤为发绿并呈现为铜绿色,看起来就跟发霉的似的,这使得它看起来并不像是能够食用的东西。
然而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虽然雁来蕈长相难看,但它却是世界上最鲜美的食物之一。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晚年卜居江南时,嗜食雁来蕈,一再说其为绝佳美食。
彭于烟用手指着任风所看的那几朵怪蘑菇,说道:“枫哥,这绿油油的蘑菇有毒吧?”
任风科普道:“这些都是雁来蕈,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菌菇。”
薛之歉忍不住嘀咕道:“雁来蕈?这名字听上去好特别啊!”
任风解释道:“其实除了雁来蕈这个名字,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而它另外一个名字则叫燕来蕈。农历二月飞燕营巢时所长的名为燕来蕈,秋季大雁归来时节所长的则名为雁来蕈。”
“虽然雁来蕈看起来外貌丑陋,但是它的味道却非常鲜美,素有菌中王子的美称。”
“雁来蕈历史悠久。相传在元朝皇家食用的春盘面里,就是以它作为佐料的,足以可见它是多么的美味。”
薛之歉感慨道:“真是没想到,这看上去像是烂蘑菇的东西还有这么大的来头,这回又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