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又是一愣。
此地民风彪悍,男子尚武,女子也性格豪爽,对于男女之事,看得比较开。
但他与这个寡妇邓桂萍,可不怎么熟,只是一年多前,在后山见她被蛇咬,给她吸毒而已。
后来,大家见面,也最多点头示意,并无过多的交际,更没有暧昧关系,今天怎么回事,竟然说出如此露骨的话来勾引他。
吴志汗颜。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很奇怪,不敢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唯有当做没听到。
吴志对邓桂萍,是打心里佩服。
拥有如此的美貌,过着这种贫苦而劳累的日子,却依然笑面如花,好像,从来没见过她愁眉苦脸过。
那种笑容,绝对不是矫揉造作装出来的,而是发自于内心,完全自然而然,好像,她热爱人生中每一种生活,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
不说话的时候,笑容也依然不曾消失,好像微笑,就是她固定的面容。
难道,真的如有人说的,不管是疯过,傻过,执着过,坚持过,忍耐过、苦过、哭过......
只要忽略苦,余下的都是乐?
看到此女灿烂自然的笑容,吴志感受到心情有了一丝轻松,也多了一丝明悟。
《菜根谭》说: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孔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没有苦与凄,哪有甜与乐?
吴志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顺手拔出烟叶杆。
邓桂萍见吴志不搭话,依然笑容满面,她笑道:“怎么,以为姐在开玩笑?
有人说,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相伴,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所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晚上到姐屋里,去倾诉你自认为的悲伤。”
吴志对于邓桂萍之语,依然当做没听到,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何邓桂萍忽然会这样。
寡妇门前是非多。
邓桂萍却绝不惹是非,反而一个个怕了她的彪悍,用行动说明她的独一无二,证明她是绝对的忠贞烈妇。
他拔烟叶杆的速度更快。
那女子也不生气,把烟叶杆搬到田坎上摆好。
吴志的心境,因为这个女子的笑脸,无声无息中,已被感染,放下心结,苦怨消散,做起事来,倍感轻松。
原本担心完不成任务的他,不到四个小时,即将提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量。
见吴志快拔完。
那女人手持水杯,慢悠悠的喝了口水,走到吴志身边,捋了捋西瓜皮式短发。
她笑眯眯的说:“志老弟,你今天这么努力做事,是特意为了表现你很厉害吗?不过,不需要这么做,你的优秀是公认的。还有几十株,留着下午慢慢拔吧。
不然,下次会分给你更多的任务,到时候,会被人暗骂你败坏了规矩。吃大锅饭,你一个人再努力,也没人感谢你,只会怪你。要不,下午我们找个偏僻之处,谈谈心?”
吴志停下做事。
他抬头一看,对方皮肤虽然偏黑,但五官精致、均匀,柳叶眉,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富有神采。
嘴角微翘,面露迷人的笑容。
身材高挑偏瘦,土布衣裤覆盖全身,也依然显示出她绝妙的身材,该挺立的,高翘浑圆;该凹的腰肢纤细,整体显出一个完美的流线型。
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如果更白一点的话。
因为是酷暑太热,宽松的土布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但她浑然未觉。
吴志只是21岁血气方刚的青年,见到如此诱人的景色,他身体某个部位,莫名其妙的有了反应。
鼻子一酸,差点喷出血来。
吴志连忙转过头,不敢再看。
他面红耳赤,说:“我们并不熟,请注意你的言词,以免产生误解,还有你的你的........”
那女子泯然一笑:“志老弟,姐是一个寡妇,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恰好,你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以前你救过我的命,我无以为报。
现在,骄阳似火,到处都是爱的味道,此地四下无人,不如,让我做一次你的新娘!
姐也不需要你对我负责。”
吴志呆若木鸡,这是什么意思?
邓桂萍见吴志傻了一样,一动不动的发呆,拉着他的手说:“怎么,害羞了,哟,流鼻血了啊!
不会吧。
你与那个女的同住一屋差不多一年,不会还是个处吧?”
吓得他的心“砰砰砰”的猛跳,不敢再看,更不敢再想,快速抽回左手,捂住流血的鼻孔,落荒而逃。
不太熟悉的人,说着交心的话。
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又是如此容易让人躁动的美人,脸颊传来吐气如兰的温馨,手部传来女性肌肤的柔情........
他真不想去做禽兽。
唯有选择做一个禽兽不如的男人--再次落荒而逃。
回去的路上,陆陆续续有村民回去吃饭,此时,这边农村都是一日两餐,每天上工敲钟时间基本是固定的:
早晨5点上工,中午12点收工;下午2点上工,下午六点钟收工,收工不敲钟(冬天除外),平日还有时间,打理自家不多的自留地。
但“双抢”时不一样。
中午没有什么时间休息,为了赶工,大队长会直接指派任务给各小队长(小组长)。小队长会根据任务,分摊到个人或到户。
早上天刚亮,空腹出去做事,中午12点左右,是正常回去吃饭的时间,但及到下午2点,也是村民回去吃早饭的正常时间。
正值“双抢”季。
暑假,全家男女老少都会出动,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积极参与进来,每一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对应的,就是获得不一样的工分。
工分,就是活命口粮主要的来源。
他们刚才那片烟叶地比较偏僻,没有多少人做事,其他开阔、水利条件好的地方,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路上人来人往。
去田地时,肩膀上担着农家肥,回去时,肩膀上担着收获的农作物,此时,担回去最多的,就是带着水的稻谷。
一担稻谷,轻则100来斤,重则超过150斤。
田里也都是面朝泥土背朝天的人,一个个弯着腰,做着拔秧苗、插秧等农活。
离家还有一公里左右时。
忽然听到一声大喊:“救命啊,我儿子昏倒了。”
吴志连忙循声跑过去,只见一个约七八岁皮肤黝黑、骨瘦如柴的小男孩,躺在山脚旁的地上。
吴志连忙给孩子检查,脉洪,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