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治好李正的相思病,宋启明也不是手拿把攥,所以只有试过才知道。
宋启明和小武先离开了秦氏家,等在日暮降临后,才又回到了秦氏的住处,他们再次回来什么医疗器具都没带,而是带了一个五十多岁,奇丑无比的老太太。
当天深夜,李正又和往常一样捧着《西厢记》秉烛夜读,看到动情处不由的轻呼:“我的莺莺啊,你什么时候才来啊。”
宋启明站在窗外对老太太使了个眼色,该怎么做他已经告诉了老太太。老太太清了下嗓子,说:“李郎,莺莺来了。”
李正听到门外有人答应,一骨碌翻身下床,惊喜的问:“莺莺真的是你吗?”
“是我。”
李正快步来到门前,将门打开说:“请进,快请进。”
身穿艳丽服装的老太太翩然而入,李正顺手把门关上,可很快房间里就发出了一声惊呼:“啊,你是莺莺吗?怎么如此的老,如此的丑啊。你不是莺莺,莺莺不是你这个样子。”
“崔莺莺”说:“情郎啊,岁月催人老,都几百年了,我岂能还是当年的花容月貌。”
房间里半晌没有声音,之后李正惊慌的说:“你快走吧,你快走吧。”
房门打开,李正急不可耐的把“崔莺莺”从房间里推出来,“崔莺莺”老胳膊老腿的,还差点让他给推了一个跟头。
咣!
门房迫不及待的关上了。
不多时,房间里的李正发出感叹:“人生百年,哪有不老之理。我岂能和一老妪结秦晋之好!罢了,罢了,我还是另寻中意的女子吧。”
说完,房间的灯灭了,再也没有声音。
宋启明对小武和老太太招手示意,三个人轻手轻脚的离开了李正屋檐下,来到了秦氏所住的偏房。
秦氏问:“给我儿治好病了吗?”
宋启明说:“治好了七八分,剩下的就是夫人尽快给他相一门亲事。”
“那吃些什么药呢?”
“你儿子得的是心病,我已经给他下了心药。”宋启明看了眼旁边的老太太,笑着说:“老人家,今晚辛苦你了。”
老太太说:“不辛苦,你只要给钱就行。”
小武立刻掏出两文钱,交到老太太手中。
秦氏说:“宋先生,我可没钱给你。我家的钱都给儿子看病了。”
宋启明说:“我之前说了,给你儿子看病分文不取。不过现在已经‘宵禁’,需要麻烦你给我们提供个住的地方。
“这个简单。”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秦氏熬了粥说家里没有诊费,但吃的还有,不管是否真治好了李正的病,他们忙活了一大晚上也挺辛苦的,让他们吃了早饭在走。
宋启明本不想吃,但昨晚的”崔莺莺“却不客气,自己拿起碗就去锅里盛饭了。饭吃到一半,院子里传来李正的声音:“母亲,我们吃什么啊,我好饿啊。”
秦氏放下碗筷急忙跑出去,高兴的说:“儿啊,你终于下地了。我做了红薯粥,快进去屋。”
李正说:“我不想吃红薯粥,我想吃烧饼,但我实在太饿了,就吃点吧。”
宋启明听了想笑,这李正不但是个花痴,居然还有少爷病。
秦氏拉着李正进了屋子,“崔莺莺”立刻慌了放下碗筷就跑了出去,李正看着老太太有点眼熟,但跑的太快也没说什么,反而是盯着宋启明和小武看,疑惑的问:“你们是什么人?”
秦氏忙说:“他们是咱家的一个远方亲戚……”
编了个谎话把事圆过去,宋启明借口说还有事就和小武离开了秦氏家,秦氏送他们到门口,感激的说:“我儿子居然不吃药就能下地出屋了,真是谢谢你。”
小武说:“不用谢,今后你替我们济世堂好好宣传宣传就行。”
“没问题,以后我逢人就说宋先生是神医。”
拱手和秦氏道别,宋启明和小武一起往医馆走,小武高兴的说:“公子,没想到给人看病这么有意思。如果秦氏给我们宣传一下,流言便会不攻自破,我们医馆很快就会红火起来。”
宋启明笑着说:“秦氏不会给我们宣传的。”
“我们治好了她儿子的怪病,又没收她的钱,她为什么不给我们宣传?”
“家丑不可外扬,她怎么对别人说,说自己的儿子看《西厢记》得了相思病?那还不被人笑话。”
小武想了想觉得也是,叹了口气说:“白忙一场。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医馆虽然免费,可昨天就来了秦氏一个病人。”
宋启明想了想,说:“你去告诉杆子帮的朋友,有病可以到咱们医馆,免费看病免费抓药。”
“那我们还不得赔死。”
“这是一种宣传手段,杆子帮的那些朋友接触的人多,只要我们能治好他们的病,他们可定会口口相传。医生要的就是一个口碑,只要口碑好不愁没病人来。”
“那我现在就去?”
“现在就去。”
“好嘞。”
和小武分开,宋启明独自回到了医馆,医馆中冷冷清清的,柜台里的伙计都显得没精打采。
“启明哥,今早我去给苏姑娘送药,她给了我一封信,让我交给你。”
宋启明接过信,随口问:“她没说什么吗?”
“没有,就说让我把信交给你。”
走进诊室坐下,宋启明把信拆开,余光看到小玉歪着脑袋想看,就笑着把信的内容读了出来。
苏小白在信中说,她听说宋启明的医馆开业后没患者来看病,想给他介绍些生意,聘请他当倚红楼的专用医生,以后只要倚红楼的姑娘生病了,都找宋启明看病,不过需要他上门问诊。
这是一个好事啊,可就是名声说出去有点不好听,毕竟是给妓女看病,要是被人说成是妇科医生怎么办?
宋启明有些为难,问:“小玉,你说这事我答不答应啊?”
小玉说:“这种事我可不敢做主。”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小玉摇头,表示不发表意见。
宋启明说:“生命不分高低贵贱,病人也不应分三六九等,所以这件事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