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刘牢之,平时对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那是满满的不满意,心里头直犯嘀咕:
要是桓玄那小子被灭了,司马元显那还不得瑟得跟二五八万似的?
再说了,我自己功劳这么大,威望这么高,司马元显那小子能容得下我吗?
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事儿吗?
刘牢之,他自个儿勇猛无敌,手底下又有一支厉害的军队,心里就琢磨着:干脆,我借桓玄的手,把朝廷里那些当权的家伙,都给铲了,等桓玄露出破绽,我再给他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所以啊,他对讨伐桓玄这事儿,那是一点都不积极,就是“磨洋工”的典范。
司马元显呢,整天就知道喝酒,喝得跟个酒鬼似的。
他倒是把刘牢之给派当前锋了,可刘牢之去找他,他成了躲猫猫的高手,连面都不露。
直到安帝出来给司马元显送行,刘牢之才算是跟他打了个照面,这待遇,真是比见皇上还难呢!
刘牢之驻防在溧洲的时候,参军刘裕提议去打桓玄,刘牢之没答应。
这时候,桓玄派刘牢之的族舅何穆来游说他了:
“你看看,从古至今,那些威望震主、功勋卓著还能保全自己的人,有几个?
越国的文种、秦国的白起、汉朝的韩信,他们辅佐的都是圣明的主上,结果呢?
还不是被杀了?
你这次要是打赢了,全家都得死;要是打输了,家族更得遭殃。
你还想着能安然返回吗?不如改弦更张,保住你的荣华富贵吧。”
这话说得,简直就是“毒鸡汤”啊!
那时候啊,谯王司马尚之,已经被打得大败了,人心惶惶的。
刘牢之一听何穆这话,觉得有道理,就跟桓玄勾结上了。
东海中尉、东海人何无忌,是刘牢之的外甥,跟刘裕一起劝他,别这么做,他愣是一点都没听进去。
这耳朵,就是“选择性失聪”!
他的儿子刘敬宣也来劝他了:
“现在国家危难重重啊,天下的重任,就落在你和桓玄肩上了。
桓玄仗着他爹他叔的权势和威望,占了整个楚国的地盘,要是让他得势了,再想除掉他就难了。
到时候,就跟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一样了。”
这话说得危言耸听!
刘牢之一听这话就火了:
“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我要灭桓玄啊,易如反掌!
但是啊,灭了桓玄之后呢?
我怎么对付司马元显那个小子?”
这问题,简直就是灵魂拷问!
刘牢之老哥,你真是太逗了!
三月乙巳这天,刘牢之派他儿子刘敬宣,去拜见桓玄,说白了就是去投降,还想着能讨点好处。
桓玄呢,心里头憋着坏,想趁机把刘牢之给“咔嚓”了,但表面上可不含糊,跟刘敬宣一块儿喝酒吃肉,还拿出那些个名贵的书画来,陪着刘敬宣一块儿欣赏,想让他心里头舒坦舒坦,跟做SPA似的。
刘敬宣呢,也是个实在人,压根儿没看出来,桓玄的花花肠子,跟个二愣子似的。
桓玄手下的那些个官员们,一个个都心照不宣,互相使个眼色,偷着乐呢,心想:这桓玄,真是够狡猾的!
桓玄暂时给刘敬宣,安排了个谘议参军的职位,算是安抚一下,让他先尝尝甜头。
再说司马元显,这家伙听说桓玄的大军,已经到了新亭,吓得跟个兔子似的,赶紧把船给弃了,跑回城里头,躲进国子学里头去了。
辛未这天,他又跑到宣阳门外去摆阵势,想吓唬吓唬桓玄。
结果呢,他手下的军队,一个个都吓得跟筛糠似的,传言说桓玄的军队已经到了南桁了。
司马元显一看这架势,赶紧领着军队想回宫里去。
这时候,桓玄派出的先头部队可不含糊,拔出刀来就跟在他们后头,大喊着:“把武器放下!”
这一喊,司马元显的军队,可就全崩了,跟散了摊儿似的。
司马元显呢,也只好骑着一匹马,跑到东府里头去躲着,身边儿就剩个张法顺,还跟着他,跟个丧家犬似的。
司马元显跑到他爹司马道子那儿,去问主意,结果呢,他爹也就是个哭鼻子的主儿,啥主意也没有。
最后,桓玄派了个叫毛泰的太傅,从事中郎,来把司马元显给逮了,送到新亭去,绑在大船的前头,数落他的罪行。
司马元显呢,也只好认栽了,说:“我就是被王诞、张法顺这俩家伙给迷惑了,才耽误了事儿的。”
哎,这司马元显,真是个倒霉蛋!
壬申这天,东晋又恢复使用隆安这个年号了。
安帝呢,也派了个侍中,去安乐渚慰问桓玄。
桓玄来到京师以后啊,就宣称皇帝下了诏书,把戒严给解了。
朝廷呢,也就只好让桓玄,来统领文武百官了,还给他封了个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的职位,还兼任徐、荆、江三州刺史,统领内外军事大权都归他了。
还给他加授了黄钺呢,这可是个了不起的荣誉!
桓玄这家伙,真是够风光的!
桓玄呢,也没忘了给自己家里人,谋福利,把桓伟任命为荆州刺史了;把桓谦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了;把桓脩任命为徐、兖二州刺史了;把桓石生任命为江州刺史了;还把卞范之任命为丹杨尹了呢。
这桓玄,真是个护短的家伙!
说起来,这桓玄起兵的时候,侍中王谧还曾经跑到江陵,去见他,给他传达安帝的诏书呢。
桓玄,也是客客气气地,招待了他一番。
等到桓玄到朝中辅佐国家政务,就把王谧任命为中书令了。
这王谧,可是王导的孙子,也是个有来头的人啊!
哎,这桓玄,算是个识人善任的家伙吗?
还有,新安太守殷仲文,也是殷觊的弟弟。
他的媳妇就是桓玄的姐姐。
这殷仲文一听,桓玄把京师给攻占了,就赶紧把自己管辖的新安郡给扔了,跑到桓玄这儿来投靠了。
桓玄,也是挺高兴,就把他任命为谘议参军了。
哎,这殷仲文,真是会看风使舵的货色。
还有,那个以前曾经指责过桓玄的刘迈,他也跑到桓玄这儿来晋见了。
桓玄一看他就乐了,说:“你不怕死,怎么敢来见我?”
刘迈呢也是挺逗的,他说:
“那将带钩射中的管仲,将衣襟斩断的勃鞮,再加上我刘迈,正好是三个!”
桓玄一听,也是挺高兴的,就把他也任命为参军了!
哎,这刘迈,真是个会说话的家伙!
癸酉日那天,那帮大臣们上奏说,会稽王司马道子这家伙,酗酒放纵,大逆不孝,简直就是个酒蒙子,应该砍头示众。
朝廷一看,嘿,这家伙确实不是个东西,那就贬他到安成郡去吧,远离京城,眼不见心不烦,就当是垃圾分类了。
还有啊,司马元显和他的俩儿子,东海王司马彦璋、谯王司马尚之,还有庾楷、张法顺、毛泰这些人,都在建康的街市上被砍了头,那叫一个惨啊!
简直是“集体领盒饭”的节奏啊!
桓玄这家伙,倒是挺会做人的,他把刘牢之任命为会稽内史。
刘牢之一听,哎呀妈呀,这是要夺我兵权,大祸临头了!
刘敬宣一看,老爹这愁眉苦脸的,赶紧去找桓玄,说:
“大佬,让我回去劝劝老爹吧,说不定能劝他回心转意呢!”
桓玄一想,行,那你就去试试吧,说不定能当个和事佬。
刘敬宣回去了,结果呢,他不但没劝刘牢之接受任命,还劝他攻打桓玄!
刘牢之一听,犹豫了,这桓玄可不是好惹的,简直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啊!
最后呢,他还是把军队迁到了班渎,私下里跟刘裕说:
“咱们往北走吧,去找高雅之,一起发兵匡扶社稷,你跟我一起去不?”
刘裕一听,笑了:“将军啊,你现在去广陵,那就是送死啊!
桓玄现在声威震天,人心都向他那边靠了,咱们怎么去?
我啊,还是脱下这军装,换回百姓的衣服,回京口去吧,当个平民百姓也挺好。”
何无忌一听,也慌了:“那我怎么办呢?总不能也跟着去送死吧?”
刘裕说:“我看啊,镇北将军这次是难逃一死了。
你呢,就跟着我回京口吧。桓玄要是守臣子的气节,咱们就给他效力;要是不守,咱们就一起想办法对付他!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时候,刘牢之把将领僚属都叫到一起,商量着以长江以北为据点,讨伐桓玄。
参军刘袭一听,急了:“这事儿可不能干!谋反可是大罪!将军你都已经反了两次了,这次再反,还怎么在天下立足?简直就是‘三反分子’了!”
说完就走了,其他将领也大多散了。
刘牢之一看,完了,这事儿泄露了,刘敬宣肯定被桓玄杀了。
他一害怕,就带着剩下的部下往北逃,逃到新洲的时候,自缢身亡了。
刘敬宣赶来的时候,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渡过长江,去广陵投奔了。
刘牢之的属下们呢,就把他收敛起来,运回丹徒去了。
唉!悲剧收场啊!
桓玄一看,行,那我就再狠点,把棺木劈开,砍下刘牢之的头颅,示众!
让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朝廷呢,也宣布大赦,把年号改成大亨了。
桓玄,他先是辞去了丞相和荆、江、徐三州刺史的职位,这可不是真的想退休,而是换了个更大的帽子戴。
他成了太尉,都督中外各项军务,还兼任扬州牧和豫州刺史,简直就是文武双全,一手遮天。
为什么?因为所以,科学原理!
他还把琅邪王司马德文,提拔为太宰,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帮手。
再说说司马休之、刘敬宣和高雅之这三个倒霉蛋,他们全都逃到洛阳去了,为了求助于后秦,竟然把自己的儿子兄弟送去当人质。
后秦王姚兴也挺大方,给了他们兵符印信,让他们去关中招兵买马。
他们招到了数千人,然后就回到彭城一带驻防,算是有了个暂时的安身之处。
孙恩这家伙又不安分了,他又来侵犯临海。
不过,这次他可没占到便宜,被临海太守辛景给打败了。
他抢来的那些男女百姓,全都在战乱中被杀死了。
孙恩一看大事不妙,担心朝廷的军队抓到自己,干脆跳到海里自杀了。
他的部下和姬妾艺妓等人中,有上百人,也跟着他一起自杀,这些人还被人们称为“水仙”。
剩下的几千部众,又推举孙恩的妹夫卢循,为首领。
卢循这家伙可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长得也清秀雅静。
不过小时候,佛门僧人惠远,就看出他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他内心隐藏着,不遵守法规的想法。
太尉桓玄为了安抚东部地区,就把卢循任命为永嘉太守。
可是卢循这家伙,虽然接受了任命,但是凶残的行为却依然不改。
甲戌日这天,后燕宣布大赦,算是给百姓们放了个假。
南凉河西王秃发利鹿孤病重卧床,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赶紧立遗嘱,把国家的政权授予弟弟,秃发傉檀。
他们的父亲秃发思复鞬,以前就特别看重秃发傉檀,说他度量和见识,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几个哥哥,都不传王位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
秃发利鹿孤即位后,其实也没干啥正事,就是把所有军队国家的大事,都交给秃发傉檀处理。
现在秃发利鹿孤去世了,秃发傉檀就继承王位了,他还把称号改为凉王,年号改为弘昌,并迁都乐都。
为了纪念秃发利鹿孤,他还被追谥为康王。
夏季四月的时候,太尉桓玄从都城建康离开了,他跑到姑孰去驻扎了。
他还辞掉了录尚书事的职务,不过,这朝廷里的大事小情,还是得请示他才行。
安帝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颁诏批准了。
至于那些小事,就由尚书令桓谦和卞范之去处理了。
这桓玄,虽然不在朝廷了,但是权力还是一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