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608章 将军刘裕

作者:叶还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3 09:25:29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话说,自从隆安年代那会儿到现在,咱们国家的老百姓,可真是够惨的,战乱、灾荒一个接一个,简直让人活受罪!

就在那个时候,桓玄这哥们儿闪亮登场,到了京城,一开始看着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把那些耍奸耍滑的小人,都给撵走了,找了一群能干的贤人来帮忙。

建康的老百姓一看,哎呦,这回可算是,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了,心里那个美!

可谁知道呢,好景不长,没多久,桓玄这哥们儿就变卦了。

整天吃喝玩乐,政务也不好好处理,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也都跳出来了,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连皇帝的车马、吃的用的都被他砍得一干二净,害得安帝那小子都得挨饿受冻。

老百姓的心,瞬间就凉了半截,真是哭笑不得!

那时候,三吴地区还闹起了大饥荒,人口少了差不多一半,会稽那地方十个人里就得饿死三到四个,临海、永嘉那边儿几乎都没人了。

说起来都是泪,那些有钱人家,穿着绫罗绸缎,怀里抱着金玉,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邻居饿死,这心里得多不是滋味儿!

咱再说说乞伏炽磐这小伙子,被留在南凉,好不容易才从西平逃回苑川。

南凉王秃发傉檀,还算厚道,把他的老婆孩子,都还给他了。

他老爸乞伏乾归,就让他去后秦拜见皇帝,后秦的皇帝姚兴,看他挺顺眼,就封他做了个兴晋太守,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五月份的时候,东晋的卢循,这哥们儿从临海出发,开始捣乱东阳。

太尉桓玄,就派了个叫刘裕的将军,去打他。

结果卢循被打败了,跑到了永嘉去,这速度,简直快!

哎,还有那边的高句丽,也是不安分的主儿,跑去攻打宿军城。

后燕的平州刺史慕容归,一看打不过,扔下城池就跑了,这逃跑速度,也是没谁了!

后秦的皇帝姚兴,也不是省油的灯,调动了大批军队,让义阳公姚平和尚书右仆射狄伯支,带着四万兵马,去打北魏。

他自己也带着大队人马,跟在后头,这阵势,简直是要把北魏给平了!

他还特地安排了人手在都城长安、上邽和洛阳镇守,这可真是万无一失!

姚平这小伙子也挺给力的,带着人马围攻了北魏的乾壁城,六十多天,最后终于把城给破了,这战斗力,也是杠杠的!

北魏的皇帝拓跋珪一听这事儿,哪儿能忍?

他马上让毗陵王拓跋顺和豫州刺史长孙肥,带着六万骑兵,当先锋,自己亲自带着大队人马,随后出发,准备去给后秦点儿颜色看看。

说,这太尉桓玄可真是个“心机boy”!

八月份,就开始跟朝廷玩暗示游戏了。

他平定司马元显?

那功劳可不小哦!这不,他就开始琢磨了:豫章公的帽子,是不是该给我戴戴?

还有,殷仲堪和杨佺期这两个捣蛋鬼,也被我摆平了,桂阳公的封号,是不是也顺便送我呢?

哦对了,别忘了我的南郡公爵位,那可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得留着呢!

瞧瞧,这桓玄不仅给自己捞了两个新爵位,还“买一送一”,把儿子桓昇和侄子桓俊都拉上了,一个豫章公,一个桂阳公,这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够响的!

咱们再看看北魏国主拓跋珪这边儿,大军跟黑社会似的,抵达了永安。

后秦的义阳公姚平,就派了几个骁勇的将领,领了二百精兵去刺探军情。

结果呢?

被长孙肥这个门神当头一棒,全都成了俘虏。

姚平一看情况不妙,立马脚底抹油——撤军!

可惜,拓跋珪这跟屁虫追得太紧,最后在柴壁城给追上了。

姚平只好围着城池躲猫猫,被北魏大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后秦国主姚兴这边儿,也不是吃素的,带了四万七千人马,就去给姚平撑腰了。

他打算,抢占汾水西边的天渡,好给姚平送外卖。

可是呢,北魏的博士李先就泼冷水了:“兵法有云,高地扎营容易被围,低洼地驻守容易被困。

你们秦军可真是‘作死’,两样都占了!咱们得趁姚兴还没到,赶紧抢占天渡,到时候柴壁城就‘手到擒来’了。”

拓跋珪一听,有道理!

于是加班加点地修围墙,既防姚平突围,也挡姚兴进攻。

这时候广武将军安同,也脑洞大开了:“汾水东边有个叫蒙坑的地方,三百多里长,路都不好走。

姚兴要来,肯定得走汾水西岸,咱们不如在汾水上搭个浮桥,把人马都运到西岸去,‘筑起铜墙铁壁’来防御。

这样,就算敌军来了,也没地方施展魔法。”

拓跋珪一听,嘿,这主意不错,立马照单全收。

姚兴呢?

他到了蒲阪,一看北魏兵力这么强大,心里就打退堂鼓了,拖了好久才敢推进。

等到甲子日那天,拓跋珪带了三万步骑兵,在蒙坑南面,就迎头痛击姚兴的军队。

哎呀,这一战可真是惊心动魄!

北魏军大杀四方,姚兴被迫节节败退,退了四十多里,姚平也不敢出柴壁交战了。

拓跋珪一看,好嘞,趁机分兵合击,把守各处险要关卡,让后秦军连柴壁城的边儿都摸不着。

姚兴也不甘示弱,把主力都调到汾水以西,去安营扎寨,还靠山建起了堡垒。

他想了个损招儿,把柏树等木材捆起来,从汾水上游往下扔,想摧毁北魏军的浮桥。

可惜,北魏军用钩子,就把这些木材,都手到擒来了,直接当柴火烧饭取暖用了。

姚兴的计策可,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冷飕飕的十月,姚平的军队可是饿得前胸贴后背,箭也用得七七八八了。

晚上呢,姚平领着全军从西南方向突围,就像一群饿狼,想要逃出猎人的包围圈。

而姚兴这个大佬呢,在汾水西岸也是忙得团团转,点起烽火,擂响战鼓,呐喊助威,想给他的小弟姚平解围。

姚兴心里想,姚平你得拼命冲出来!

可姚平呢,心里却盘算着,姚兴大哥你得冲进来救我呀!

所以,两边就光喊着互相呼应,可谁都不敢往北魏的重围里冲。

最后呢,姚平一看没戏了,一咬牙,领着部下跳进汾水自杀了,那些将领们也都跟着跳了。

你说这姚平,是不是太冲动了?

这北魏的拓跋珪呢,就派了些水性好的人,用钩子把他们一个一个都钩上来了,就像钓鱼一样,哈哈,没人逃得掉!

抓住的有狄伯支、越骑校尉唐小方等四十多人,还有两万多部众,全都束手就擒。

姚兴坐在汾水西岸,看着自己的部下们走投无路,却救不了他们,那种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全军都忍不住放声大哭,那哭声,真是震得山谷都在响,仿佛连天地都为之动容。

姚兴多次派使者去跟北魏求和,可拓跋珪这个硬汉就是不同意,还乘胜追击到了浦阪。

后秦的守将晋公姚绪,就只知道死守,根本不敢出战,就像个缩头乌龟。

正好这时候,柔然准备攻打北魏,拓跋珪一听到这个消息,戊申日就撤军了,看来是怕了柔然呀!

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呢。

有人揭发了太史令晁崇和他弟弟黄门侍郎晁懿,说他们偷偷引后秦军队来进攻。

拓跋珪回到晋阳后,直接下令把晁崇和晁懿给赐死了!

后秦这边儿呢,也是没闲着,把河西的豪门望族等,一万多户,都迁到都城长安去住了,即想加强中央集权,又增加人口红利人。

这权力,什么时玩的都是人,没人了还怎么玩呀!

再来说说太尉桓玄这边儿的事儿。

他把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和竺谦之的堂兄竺朗之、刘袭和刘袭的弟弟刘季武,全都给杀了。

这些人,以前都是刘牢之统领的北府旧将,看来桓玄是想来个大换血呀!

刘袭的哥哥冀州刺史刘轨呢,也是个不甘示弱的主儿,就找了司马休之、刘敬宣和高雅之等人,一起占了山阳,想发兵攻打桓玄,可惜没打下来,只好撤退了。

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和郭恭等人,也都赶到这儿,跟他们一起跑了。

他们本来想去北魏投奔,但到了陈留以南就分两路了:刘轨、司马休之和刘敬宣等,人去了南燕,而袁虔之、刘寿、高长庆和郭恭等人则去了后秦。

看来是各有各的打算!

拓跋珪一开始,听到司马休之等人要来,可高兴了,估计是想着,又有人来投奔了。

但后来他们没来,拓跋珪就觉得奇怪,让兖州刺史长孙肥,去查查看是怎么回事。

结果长孙肥这个侦探,把司马休之的随从给抓了,一问才知道,他们本来是想来归附的,但听到崔逞被杀的事儿后,就改变主意去别的国家了。

拓跋珪一听这事儿,后悔得不行,觉得自己逼杀崔逞真是错了。

从那以后,读书人就算犯了错,也能得到很大的宽容和优待了。

看来拓跋珪,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呀!

哎呀呀,南凉王秃发傉檀,这回可是玩真的了,他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直接带着大军杀向蹲守在姑臧的吕隆。

看来这场戏有得看了,咱们拭目以待吧!

再来聊聊后燕的八卦。

后燕王慕容熙,这家伙可真是个多情种,把中山尹苻谟的两个女儿,都收入囊中了。

大女儿苻娀娥摇身一变成了贵人,小女儿苻训英更是不得了,直接晋升为贵嫔。

特别是这个小女儿苻训英,简直是慕容熙的心头肉,宠爱得不得了。

这事儿传到了丁太后的耳朵里,她可就不乐意了。

心里那个恨,就跟自己的侄子丁信,也就是那个尚书,嘀咕着要把慕容熙给废了,想让章武公慕容渊上位当皇帝。

可结果呢,这事儿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最后还是露馅儿了。

慕容熙一听,火冒三丈,直接逼着丁太后自杀。

不过呢,他还算有点良心,死后还是按皇后的礼仪给葬了,谥号献幽皇后。

就在十一月戊辰日,慕容渊和丁信,这两个倒霉蛋儿就被干掉了。

辛未日那天,慕容熙心血来潮,跑到龙城北郊去打猎。

可没想到,这时候石城令高,和跟一些守库房的士兵,在京城里闹起了内讧。

他们把司隶校尉张显给做了,然后冲进宫里大肆抢劫,把国库的兵器都翻了个底朝天。

还劫持了军营官署,关起城门,就自封为王了。

慕容熙一听这事儿,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急忙骑马往回赶。

等他到了城下,城上的人都吓得把武器扔了,乖乖打开城门投降。

最后呢,这些反叛的家伙都被干掉了,就只有高和一个人,狡猾得像只狐狸一样跑了。

甲戌日那天,慕容熙还宣布了大赦天下,想收买人心呢。

北魏那边儿也挺有意思的。

他们把庾岳提拔为司空,看来是要重用他。

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二月辛亥日,北魏国主拓跋珪回到了云中。

这时候,柔然可汗郁久闾社仑,听到拓跋珪发兵,去打后秦了,他就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从参合陂出兵往南打去,想趁火打劫,占北魏的便宜。

他们途经豺山的时候,还特意跑到了善无北面的湿地,逛了一圈儿,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撤兵回北方了。

北魏的常山王拓跋遵,派了一万骑兵,去追追,结果连个人影儿都没追到,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说,太尉桓玄。

他派了个御史叫杜林的,去安城执行任务,说是要监视保护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

可这杜林,接到桓玄的命令后,竟然偷偷地用毒酒,把司马道子给毒死了!

这事儿传出来后,大家都震惊不已!

说,北凉的沮渠蒙逊。

他手下的一个西郡太守梁中庸,突然反叛了,跑到了西凉去投奔别人了。

沮渠蒙逊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我对梁中庸那么好,像兄弟一样待他,可他却不讲信义地反叛我。

这其实,只是他自己背叛自己而已,我怎么会把他当回事儿呢?”

说完之后,他还大方地,把梁中庸的老婆孩子都还给他了!

哎呀呀,这沮渠蒙逊可真是个大度的人!

不得不佩服他的胸怀和气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