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沐阳给王大力他们的资料,以及后续他们自己在百余年时间内的探索。
目前,人界众仙已经对地界内部情况了解颇深。
地界在上古时期的天地大劫中被打碎,主要分裂成了七个大的世界碎片以及无数小世界碎片。
其中,那些小世界碎片在九万多年的漫长时间中已经湮灭在了无尽虚空之中,难以寻回。
而人界众仙现在所追求的整合地界,也就是将七个大世界碎片整合。
然而,这个目标在目前来看,还是很有难度的。
妨碍人界众仙的主要力量,就是地界中演化了几万年的无数邪祟生灵。
它们以地界破灭时未能彻底湮灭的鬼魂为根基,在天魔残留与地界阴气的双重影响下,在机缘巧合中诞生。
邪祟生灵智慧程度不低,懂得自我修行。在几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将种群发展到了地界的绝大部分世界碎片中。
要不是邪祟生灵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吸食阴气和互相吞噬,它们的种群数量估计还会更加恐怖。
但即便如此,以目前人界十几位真仙境界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与邪祟一族为敌的。
毕竟,地界的七块大世界碎片中,除了轮回所在的碎片外,其他每一个大世界碎片内,都有着一位修为堪比玄仙的强大邪祟坐镇。
仙境九重天,每三重天是一个大境界,是仙境生灵实力的一次质变。
目前人界众仙最强的敖兴还在准备突破玄仙境界,而邪祟一方却有着整整六位实力达到玄仙境界的强者。
这差距是极其巨大的。
哪怕把邪祟一方的真仙强者忽略不计,单凭这六位堪比玄仙的邪祟生灵,随便派出一人,人界一方的十几位真仙强者就无可奈何了。
所以地界局势目前来说仍旧不容乐观。
整合七个世界碎片还是一个长期展望。
...........
锦绣绣口一张,几道凤凰真焰涌出,将黑山上的邪祟残留一扫而尽。
在感知到凤凰真焰从邪祟残留中提炼出来的一缕精纯能量反哺回来之后,她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对着旁边的王大力说道:
“走吧,我们在这里待着有点久了。再不走估计西绝大君就要过来了。”
西绝大君,乃是此方世界碎片中那位修为堪比玄仙的邪祟强者。
“嗯。”
王大力点点头,而后一拳轰出打碎前方空间。
地界的空间由于破碎了的原因,十分的不稳定,因而空间手段在此地比人界好用许多。
这也是人界的真仙强者明明整体实力远不如地界邪祟却仍然能与它们周旋一百余年的原因。
人界众仙得到建木仙祖的真传,习得了游击战的精髓。
平时潜藏于虚空之中,时不时就借助空间脉络来到地界碎片中清理一批邪祟,而后在邪祟一方的玄仙强者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溜之大吉。
既能提升锦绣的修为,又能削弱邪祟一方的实力。
虽然只论单次的话收获是有限的、对邪祟一方势力的削弱也是有限的,但如果把时间尺度放到百年时间内成百上千次这样的骚扰的话。
邪祟一方也是颇为头疼的。
因而近些年也是对人界真仙的这种游击行为加强了盯防。
不过,邪祟虽有防备,但人界众仙则更是小心谨慎。
在远处一道强横气息传来之前,王大力和锦绣两人一步踏出,瞬间离开此地。
........
人界夏国,天一城。
皇宫御书房内,黄金香炉逸散出袅袅青烟,闻之让人心旷神怡。
女帝夏子虞端坐在奏章成山的桌案之后,从桌边一堆书中拿起摆放在最上面的一册书卷,翻开琢磨了一下,然后又放回原处,开口道:
“李不言,你要的资料我已经让人找来了。”
视角转换,以一桌为界,夏子虞的对面,正是穿着黑色锦袍的李不言。
他一改平日里露面时常穿的淡色衣装,改为这种配色,不用多说,自然是夏子虞的主意。
一身黑色锦袍的李不言,比起往日淡雅公子的形象,给人的感觉更多了几分神秘和深沉。
他也是伸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随意地翻开看了看,确认无误之后,便又放了回去。
“没错,是这些。”
李不言如今被女帝授予翰林学士的官职。
这个官职,怎么说呢,一般情况下就是个闲职。日常就是负责修书、整理各种文牍资料、起草皇帝诏书之类的活,偶尔会去国子监客串教授教教书。
在以往都是由每三年一届的一甲进士来担任这个位置,目的是让这些新入官场的家伙能够快速熟悉朝廷运转、积累资历,以便于后续安排其他官职。
但——这是一般情况下。
若是当任翰林学士的人是李不言的话,待遇和职责自然就有所不同了。
夏国朝臣都是看的明明白白的。
其他翰林学士三年可能见不到皇帝一面,而自李不言被女帝授予此官职之后,半个月里几乎是日日被女帝召见单独进宫商议事情。
如此殊荣恩宠,加上李不言的来历,以及他的容貌,也怪不得朝臣中会渐渐出现一些关于二者的流言蜚语。
不过,这作为主角的二人若是知道外面的传言,可能会哭笑不得。
因为他们真的是在谈论正事。
“李不言你也是知道我夏国如今的情况的,数年内乱过后,在内民生凋敝,在外诸国环视。局势确实危急,但在我登基一个多月以来,朝堂众臣却仍孜孜不倦地专注于攻讦党争,不务正业,着实让我头疼。”
“李不言你见多识广、学贯古今,既然愿意答应我接受翰林学士的官职,可知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刚才所提到的那些问题,使我夏国重现数十年前鼎盛时期的国力。”
这是在从建木祭祀回来的路上,夏子虞将李不言召至自己的车驾内时,在简单地概括了一下夏国目前的内外情况后向李不言询问的问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当时李不言给出的回答是——
“子虞若欲使夏国重回鼎盛,在之后能够逐鹿中原,与他国争霸天下,可行之计唯有富民、强兵两条道路。”
“不言可否详细说明?”
“富民之道,乃是……”
“强兵之道,则是……”
当时谈论此事时,车驾之内仅有夏子虞、李不言二人,故而外人只能看到二人在车驾中共处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却不知道他们在这小小空间内商议出来了夏国今后数十年间的一条争霸崛起之路。
............
人族历一百八十五年。
位于九州中心夏国,女帝夏子虞在新年伊始,一月之内接连颁布数道诏令,内容主要以削弱地方藩王势力和郡县长官权力为核心。
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应有之举。
毕竟前几年的夏国皇子夺位,本来影响力应该只是一场正常的政治斗争的,涉及范围也只是中央朝廷和京城天一城周边之地。
但后面却因为某些地方藩王和郡县长官的野心,他们在中央朝廷混乱的时候趁机起兵造反。直接将夏国朝廷的小范围政治斗争发展成了波及整个夏国的严重内乱,差一点点就可能变成亡国之祸。
如今女帝新君上位,在经过了第一年时间的熟悉朝廷、休整恢复之后。新年伊始要办的第一件大事,自然就是对藩王和郡县长官手里的权力开刀。
原本夏国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与藩王属国并行,二地最高长官郡太守和藩王除了行政权之外还都拥有一定的财政权和军事领导权。
李不言在仔细研究了夏国地方制度之后,一眼就看出来了地方长官权力过大的问题。
行政、财政、军权三位一体,那地方长官随时拥有拉出一只军队造反的能力,这是有极大隐患的。
因而在他的建议下,女帝颁布的政令中直接取缔了地方长官的军权和财政权。
地方军队要单独列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于地方官府之外的独立系统。而财政大事则需要皇帝新设巡查御史之官职,十八巡查御史对应夏国十八郡,专门负责各地税赋之事以及顺带监督管理地方长官。
并且,各地巡查御史每隔三年就会轮换一次,以防时间一久,巡查御史与地方长官相互勾结。
政令一出,最开始肯定是会受到一些阻挠的。
不管是地方势力在中央朝廷里的代言人还是作为实施对象的地方长官本人,反对的奏章如雪花般从外面飞进御书房中。
其中不少之前没有参与过内乱的藩王,觉得自己这次是受了无妄之灾。于是私下联合密谋,隐隐有着想要再来一次夏国内乱的心思。
但收到这个消息的夏子虞却是表现出登基以来第一次的坚决态度,不顾反对之声,不顾藩王逼急了谋反的可能,直接下令推行政令。
并特别嘱咐道:若是有冥顽不灵、负隅顽抗者,直接就地捉拿,依罪判斩。
朝堂众臣奇怪女帝陛下怎么忽然有了底气正面硬刚地方藩王,却在某天朝会时突然发现一直在边关镇守的大将军王天龙不知何时回到了京城中,出现在了朝堂上。
与之一起回来的,还有八万精锐边军。
这下好了。
本来在之前的那一次内乱中,朝廷与地方势力皆是受到重创。
朝廷军队在内乱中消耗牺牲不少,这点从拱卫京城的一万禁军折损过半就能看出来。
但地方势力受损却是更加严重,几个有实力有野心的藩王要么死于彼此间攻伐中,要么在最后被朝廷军队给平定了。现在还剩下来的地方势力,要么是忠心耿耿的保皇派,根本没有异心。要么是有异心,却没有那个实力。
本来那些藩王也就是私下里搞点小动作,期望能吓唬到女帝这个黄毛丫头,让她知难而退,取消政令。
哪知道女帝竟然把夏国战神、大将军王天龙从边关给请回来了。还带着八万精锐边军。
这边军可是唯一没有参与夏国内乱,保存了全部实力的一方势力啊。
并且,更让群臣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大将军王天龙是夏国君臣百姓皆知的一个活着的传奇。
他不仅战功赫赫、功勋卓著,在军中声望无人能比。而且因为炼体有成,寿元悠长连跨了四代夏国皇帝。在前任老皇帝还在吃奶的时候,王天龙就已经投身军伍之中,踏上浴血厮杀的前线了。因而他也是四朝老臣,地位超然。
之前老皇帝在位时好大喜功,接连发动对外战争,夏国军队在多面战场主动出击。但唯有大将军王天龙所把守的夏国东部千里边疆,完全不给老皇帝面子,多少道诏令发过来都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只有守城。
王天龙那时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担心皇上多面出击导致后方不稳,所以由他来镇守后方。
这理由,怎么说呢……很敷衍。
但最后,老皇帝却什么也没说,算是捏着鼻子认了王天龙的这个理由,没有再给他发诏令过去了。
知道这段历史的朝臣不在少数,因而他们更加好奇。
这女帝,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竟然能够让老皇帝多道诏令都调不动的大将军王天龙时隔数十年带兵再次回到京城?
............
天一城外。
“杀,杀,杀!”
喊杀声震天撼地,沙场马蹄奔腾,尘土飞扬。
上万带甲士兵军阵整齐,在将军的指挥下执戈操练,动作齐整划一,气势雄壮威武。
女帝身着帝王家的华丽甲胄,骑着红棕大马,慢步走在军阵前方,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磅礴杀意,心中一时激情腾升。
此时天一城高大的城墙之上,许多达官贵人站在高台上看着女帝城外阅兵的威武场面,心中忍不住感慨道:“我滴个乖乖,这就是在边关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的虎狼之师吗?”
除了感慨,一些嗅觉敏锐的家伙也已经想到。
难怪女帝陛下敢直接跟地方藩王们发出那样的通牒。
有这支力量握在手上,女帝陛下恐怕还真不怕那些藩王造反了。
甚至……可能还有些期待他们造反。
毕竟就凭如今地方上那些藩王的水平,若是真的敢违抗政令公然造反,以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恐怕藩王们造反的民夫都还没来得及征召齐全,八万边军就已经杀到门口准备取下他的狗头了。
宰相王渊此刻也是站在城墙上的一个好位置,近距离地观看夏国边军气吞山河的威武雄壮之势。
他的眉间没有因此产生的自傲之情,而是不自觉地浮现几分焦愁之意。
为什么焦虑?
因为女帝叫回大将军王天龙之事,他从头到尾都不知晓。王渊和群臣一样,也是那天朝会时被这个突然出现在武将一方最前面的身影给吓了一跳。
夏子虞竟然结识王天龙,并且关系不浅。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信号,让王渊心中很是紧张。
王天龙是何等人物,他王渊比其他人了解的都要清楚。
凭借着草根之身一步步爬到夏国最顶端,并且横跨四代君王一直屹立不倒。可以说,让人畏惧的根本不是王天龙如今的身份地位,而是他自身能力。
这样的人,若是成为了夏子虞的助力……
那对于王渊以及王家设想的计划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的。
“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是夏子虞游学时与王天龙有过交情吗?但给我的调查里没这方面的记录啊。”
在王家选定夏子虞支持她登上皇位前,是有对夏子虞进行过一番全面调查的。
在皇宫中成长的阶段、出宫游学的阶段……
虽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面了解清楚,但夏子虞跟王天龙有关系的这种事情,肯定是会着重记录的。
他却从未听闻夏子虞与王天龙有任何的联系。
按理来说,王天龙一直待在边关,而夏子虞从未去过边关。上一次王天龙回天一城时,夏子虞都还没有出生呢,他们两个之间怎么会有联系呢?
如果没有的话……
王渊无心再看城墙下阅兵的场景,眉头紧皱地思索道:
“莫非……回归京城是王天龙自己的安排,他打算重回朝堂与我斗上一斗了吗?”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长期以来,王家几代宰相与王天龙这“二王”,一边是夏国文臣之首,一边是夏国军中战神。
二边都有自己的一块领地,彼此间井水不犯河水。
“难道是因为这些年我王家在军中势力发展太快,惹得他不满了?这次回归,是想给我们一个警告,让我们收手?”
王渊想到一个理由,但随后又摇了摇头。
不是觉得这个理由不靠谱,而是觉得如果真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即使知道了也没用。
因为王家想要实现那个终极目标的话,是不可能把自己在军中经营多年的势力给吐回去的。
想来想去,思索了半天,王渊最后也是发出一声叹息。
“才一年时间,夏子虞竟然就有了摆脱我王家控制的趋势了。当初选人时,还是大意眼拙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