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精编 第5章 阿洛与神鹰

作者:一只鸠 分类:短篇 更新时间:2024-05-27 11:12:25
最新网址:www.bquge.cn

太行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原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借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传遍了四面八方,人们都被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前来帮助愚公。一时间,愚公的家门前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愚公的孙子小愚,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心生一计,便对愚公说:“爷爷,既然有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我们何不组织一次大型的移山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加快移山的进度,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团结精神。”

愚公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抚摸着小愚的头,笑着说:“孙子,你的主意不错。那我们就这么办吧!”

于是,愚公便召集了所有的村民,宣布了即将举行的大型移山活动。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

活动当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聚集在愚公家门口,有的人带着锄头,有的人拿着铁锹,有的人挑着箩筐,大家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愚公站在人群前,高举着手中的锄头,大声喊道:“乡亲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努力,把这两座大山移开,为我们的家园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呼喊声,仿佛连山都被这声浪震得颤动起来。

于是,在愚公的带领下,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有的人负责挖土,有的人负责运土,有的人负责平整地面,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虽然移山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移山的进度比预想中还要快。

就在大家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刮来,乌云密布,天空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接着,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砸下来,打在人们的身上,打在泥土上,打在石头上。

“下雨了!大家快找个地方躲雨!”愚公大声喊道。

于是,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跑到附近的树下或岩石下避雨。虽然被雨水淋得湿透,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和勇敢的笑容。

这场雨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反而让大家更加坚定了移山的决心。雨停后,大家又迅速投入到移山的工作中。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两座大山终于被移开了。一条宽敞的道路出现在人们的眼前,通向远方。

看着这条新开辟的道路,愚公和他的孙子小愚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更是一条通往希望、通往未来的道路。

从此,愚公和他的村民们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而愚公移山的故事也被人们代代相传,成为了一段激励人心的佳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