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太过疲惫,今夜无需忧心安全,且有佳人在侧,刘辩睡得格外香甜。平日皆是卯时初就起床准备行军,而今日直到辰时才悠悠醒来。
刘辩醒来后便看到唐姬早已候在一旁,便问道:“是何时辰了?”唐姬轻声答道:“已是辰时,请陛下用餐。”刘辩便在唐姬侍奉下起身,期间自是少不了温存。
刘辩用餐后便找到张栎,言明将要北去。张栎知晓刘辩是去往幽州,因此也未加挽留,而是郑重说道:“臣定会为陛下守好这雁门关。”
刘辩等人继续出发,往平型关而去。雁门关离平型关不过二百来里,三四日便至。
而其实在昨晚,张栎就已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信使往北而去。那信使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将此间之事尽快告知张扬。
张扬收到信件之时,已是刘辩出发第二天的深夜。他在烛光之下,仔细阅读着张栎的来信,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信中所述,刘辩诛杀刘丑的果敢,对自己的恩威并施,以及对未来局势的规划,一一展现在张扬眼前。
张扬深知张栎的为人,也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当初派张栎担任副将,正是看中他的机智与忠诚。而此次张栎信中所言之事,条理清晰,分析透彻,让张扬更加坚信张栎的判断。他相信,族弟张栎既已决定追随刘辩,那必然有其道理。
张栎言明,以天子展现出的智慧和魄力,觉得这是一个值得二人投注的选择。他相信族兄张扬会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也相信他们兄弟二人能够在这乱世之中,跟随刘辩闯出一番新天地。
思张扬放下信件,片刻便有了计较。先不提丁原于自己有知遇之恩,董卓乃是大仇,此前大将军何进亦对自己颇为重视,亦有知遇之恩。单是张栎信中所言,这天子胸有韬略,手下有能人相助,便值得自己倾力相投。
毕竟当今天下,乱世已现,正是博取功名的大好时机。而张扬一没有强大的势力和根基,亦不想投于他人门下,何时能出人头地?如今天子落难,不如趁此机会,博个从龙之功,岂不妙哉?何况张栎乃同族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张栎信中说明了刘辩商队的特征,张扬也特意命人留意,并提前准备了一间客栈,不再接待其他客人,而是专门为刘辩留着。
因此在第四天,也就是 9月初 7的上午,刘辩等人弗一进城,张扬就收到了消息,赶忙领着刘辩一行进入提前准备好的客栈。刘辩对此早有预料,也知晓收服这张扬不会有太大难度,应是没有二心的,但仍命凌云先行进客栈探查。
张扬知晓这是二人初次会面,刘辩谨慎防范实属正常,于是只是恭敬地候在外面。刘辩也趁此查看了张扬的属性。
张扬(字稚叔)
武力 80
统率 76
智力 62
政治 57
属性不算出色,特别是政治方面,刘辩暗自思忖,怪不得张扬会被牛丑所杀,拿他的人头当投名状。
待凌云回来示意安全,众人才进入客栈休息。而张扬则在刘辩房间进行密谈,当然,宇文成都是在场的,刘辩惜命,不敢大意。
刘辩先问这附近到幽州蓟县都有何势力。张扬说道:“陛下,此地已无甚大势力。雁门郡大部皆在臣的掌控之中,而出了代郡、繁峙,便是幽州地界。刘虞大人在幽州颇具威望,可能只有部分山区有小股流匪出没。”刘辩闻言,心中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一行走到这里,总算是不用之前那般提心吊胆。
见刘辩神色轻松,张扬抓紧机会说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董贼倒行逆施,将来必遭天谴。臣张扬,愿为陛下诛尽逆贼,重振国威。”
刘辩知道这是在向自己效忠,于是欣然同意,夸赞道:“稚叔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接着又道:“稚叔,今日朕封你为雁门郡太守,即日生效。年俸八百石,另有绢帛若干。望你日后能为朕,为这天下百姓,立下赫赫功勋,届时朕定当另有重赏。”
“叮!系统积分 80。”
果然,张扬太守加身,欣喜若狂,再次跪地谢恩,献上了自己的忠诚。不过刘辩也交代道:“你需多多积蓄实力,以待时机,切不可效仿那董卓,若搞得雁门民不聊生,朕便收回成命,另有惩戒。平日若遇到不好决断之事,可传信幽州,或多多参考张栎的意见。”张扬哪敢不从,连连应是。
刘辩接着问道:“这雁门郡内,现有多少兵力?”
张扬拱手答道:“回陛下,不算雁门关之守军,臣手中现有骑兵五百于人,步兵三千余人。”
虽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交一场像样的战争都打不了,重要的还是现在的雁门郡太过贫瘠,何况尚有北方异族时常袭扰,更是使得民不聊生。
想到这里,刘辩也不由得叹息,刘虞这个州牧,正因仁德出名,但其不仅对子民仁德,对异族亦同样施以仁政感化。这也是公孙瓒与其不和的原因,公孙瓒主张对异族必须施以雷霆手段,刘虞对此多为不满。
但历史证明,确实是刘幽州错了,在晋朝,因为三国混战,民生凋零,使得北方草原民族趁虚而入,而司马家无能,亦或者是无能为力,使得发生五胡乱华的惨剧。
看来自己到达幽州以后,有必要让刘虞这个皇叔退居二线了,让其去做合适的事,待统一天下,将其封地改为中原之地,异族畏威而不怀德,这北方边境,实不适合这位仁主。
刘辩回神,继续交待:“稚叔且安稳发育,朕知这雁门贫瘠,待朕至幽州,自会替你解这燃眉之急。”
张扬以为刘辩欲拿幽州之财补贴此处,有心说幽州亦不宽裕,但想到族弟所说天子杀伐之气颇重,便闭口不言,只跪地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