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鸡战场到抗日战场 第65章 定心丸和毒丸计划

作者:进击的老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2 15:47:5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柴老爷子为首的当地乡绅借着祝贺的名义找上门来,王韬就知道必须要表态了,否则所有人都不会安心,现在保持辖区内的稳定最重要,趁着所有势力无暇顾及的机会,尽可能壮大自己。

王韬是赞同以国有经济为主,辅以民营经济的国家政策的,对于土地来说,现代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分田到户,除了不允许私自买卖以外,好像属于国家和属于个人来说没有太多的区别。

自古以来的兼并土地变成了承包土地,土地经济不再是人民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可以暂时不要去触及,以后自然会有伟人来解决。

现在关键的问题还是土地经济占老百姓收入的重要部分,那么现在就只能采取减租减息和在增加老百姓收入渠道上下功夫。

所以王韬在面对十几位士绅的时候,他暂时提出了两条:

1、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在联防队的势力范围内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侵吞他人财产。

2、改善民生,鼓励经商。

其他方面则因条件不成熟,暂时维持现状。

这些士绅们也知道他们不会得到什么具体承诺,王韬的两点承诺也给他们吃了定心丸,至少他们的家产不会有损失,而且他们还可以做生意,不限制物资的流动,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欢天喜地的走了。

其他士绅打发走了,但是柴老爷子却不好打发,不说柴老爷子一直是支持王韬的,就是刚成立时原始资金都是人家提供的这一条,王韬也不好意思就这么糊弄他,如果联防队是个公司的话,他可以算是原始股东,出资人。

柴老爷子坐在指挥部里不走,王韬也只好准备好酒菜,中午陪他吃饭。

说实在话,王韬不愿意和这些老狐狸打交道,但是又离不开这些人,仅仅今天柴老爷子组织的这个活动就能表达了很多意思,也让他意识到他现在的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也需要有人帮他出谋划策了,最主要还是要熟悉当地事务的人。

士绅势力在本地盘根错节,不能指望他们办事,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坏事,这个尺度确实不好掌控。

由于巩佩儿是从柴家出来的,她有意识的避免和柴老爷子碰面,所以王韬只能把申志均拉来一起陪他吃饭。

本以为会很无趣,不过柴老爷子倒是老江湖,在饭桌上把当地士绅的关系一一道出,倒也没有冷场,王韬也穿插着讲了一些奉承话,让酒桌气氛好了起来。

申志均也是出身商人家庭,但是农村老家同样有土地,只是政府里没有太多的关系,在对农村的了解方面还是可以和柴老爷子谈几句的。

吃完饭后,王韬知道柴老爷子有话要说,请他重新进入会议室。

柴老爷子长叹一声,把倭寇对他劝降的事说了出来,包括开出的条件,最后说了句:

“王队长,国难当头,我知道我不应该犹豫,但是倭寇已经打到金陵,晋州都丢了一大半,老汉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但是不能不为后辈着想,如果倭寇如满清一样入主中原成为正统,我该如何自处?

祖宗留下的产业不能在我的手上失去,你是见过世面的人,最近这段时间,我惶惶不可终日,老妻和孙儿的仇,我一定要报,但是不能让柴家随我一起去啊。

不瞒你说,昨天得到消息,我在军部的大儿子在龙城殉国了,大女儿和女婿下落不明,我已经安排在沪市上学小女儿直接出国,和小儿子一起待到战争结束。

现在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我这把老骨头是打不动了,我把家里的所有钱财全部捐给联防队,只能再次希望你为我报仇,柴家的资产大部分给小儿子了,但是剩下的资产也相当可观。”

说到最后,声泪俱下。

王韬对此深为同情,但是对于这些千年的老狐狸,他还是要选择的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他想说两句安慰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无奈之下,他只能说:

“节哀顺变!”

对于他那句捐赠家产的话直接略过,他前脚说保护私人财产,后脚收了柴家的家产,就是柴老爷子怎么解释都会被其他士绅警惕,认为他王韬口是心非。

所以对于柴老爷子的捐赠,无论真假他都不会要。

柴老爷子也知道联防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收了他的家产,最后提出一个建议:

“老汉知道王队长仁义,但是老汉必须要报仇,我知道你在会议上提出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是为了安大家的心。

但是老百姓现在就已经活不下去了,他们的负担很重,就拿本地来说,一般地租要收五成,而且地主出租的田亩一般比实际面积小15%~20%,收租却按原田亩数计算。

相对我们柴家向佃户只收取四层地租来说已经是良善人家。

老百姓不仅向地主缴纳五成的地租,还要承担各种苛捐杂税,现在老百姓在政府统治下没有活路,在倭寇统治下更没有活路,我希望联防队能够给老百姓一条活路。

我想请王队长实行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二五减租,就是要减少地租到百分之四十。

而我决定不记生死和荣辱实施我的报复计划,为了儿子报仇,我称为毒丸计划。

我的计划是这样…………”

王韬听了柴老爷子的计划,不由沉思起来,他不了解这时候的地租,但是他知道后世农村承包到户后,农民所交公粮也就是地租的情况:

有个真实的例子,1997年的JX省,2亩5分3的稻田面积要交145斤公粮,332斤购粮,一共要交477斤。

其中公粮是白交的,购粮是按市场最低价算钱,用来交农村提留,一般的时候刚刚好。

也就是说一家人要交近500斤公粮,当时的亩产产量是400-500斤。

种一亩地要交40%-50%的公粮,这是有真实凭证的。

看上去好像差不多,实际上差很多,这时候的佃户除了上交地主50%的地租,还有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农民每年要交的粮食达到70%-80%。

还有亩产也不一样,两个时期的亩产相差一倍。

这就意味着同样租种一亩地,农民能够留在手上的粮食数量相差至少四倍。

王韬倒吸一口凉气,他记得他小时候家里的生活同样贫困,那么现在的农民活得会更加艰苦。

看样子改善农民的处境确实刻不容缓,只有真心对农民好,才会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

但是也不能过分得罪那些士绅,在没有动摇他们根基之前,还是需要引导他们抗倭爱国的。

王韬看着柴老爷子,决定相信他一次,当然该防备的还是要防备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