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乃中兴之主 第19章 赏赐

作者:白发老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01 19:42:20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时间很快来到换值的时候,轮班的宫女宦官们进的进,出的出,虽人数众多,但却除了脚步声外,别无他响。

按照大明宫律规定,宦官宫娥,除却需要在晚上当值的人外,其余人都要在宫门关闭之前出宫,前往专门的地方休息。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像春兰姑姑和魏忠贤这等人,入了某宫主子的法眼,就可以长期留在宫内,当然,主要是因为主子觉得使唤的顺手,自然不会想着换人。

但春兰姑姑与魏忠贤却也还是有些不同,春兰是李选侍身边的管事姑姑,李选侍怜悯她每日辛劳,特地赏赐了一个偏殿的耳房让她居住,同时也是为了更加方便的伺候自己。

这份待遇在宫里可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要知道,大多数的宫娥,在当值的时候绝对是不能睡觉的。

若是碰到主子心善,亦或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可以休息,也只能是临时睡在“下房”。

而且这里的下房可不是什么下一等的房间,而是在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有一排排低矮的板房,当值太监和宫娥就是临时在这休息的。

魏忠贤在宫中便是居住于此,不过与其他人大通铺不同的是,李选侍当初特意为他求过先帝爷,先帝下旨给他特批了一个单房,供他长居,以便李选侍随时传唤,所以在这皇宫之中,魏忠贤也算是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而现在春兰姑姑宴请魏忠贤的地方,却是在两殿之间前面的配房。

“魏公公,娘娘今日身子不适,特地让我陪公公一起吃这桌酒菜,有些话,娘娘不方便说,也托我讲于公公听。”春兰待魏忠贤来后,主动开口解释道。

“春兰姑姑,娘娘身子可要紧?”魏忠贤闻言并未落座,而是一脸担忧的看着春兰。

“娘娘说了,只是感觉身子乏了。公公也知道,先帝大行,最难过的,就是我们娘娘了,这些天娘娘又吃不进什么东西,你说这一个大活人,这样怎么能行。”春兰也是一脸惆怅:“坐吧,魏公公,莫要浪费了娘娘的一片苦心。”

“姑姑,要是有什么是老奴可以做的,不妨直言,我们都是娘娘身边伺候着的人,唯一所求的,不就是能够为娘娘分忧吗。”魏忠贤坐下的同时,春兰也顺势提起酒壶为他倒了一杯酒。

“魏公公,你也知道,自先帝大行之后,这宫里宫外的,发生了不少事,娘娘实在是心力交瘁的很,有时候,脾气是大了点,可娘娘其实也并无恶意,只是一时之间,被冲昏头脑了而已。娘娘托我和你说,之前的事,还望公公莫放在心上。”春兰说话的时候,转身从后面的桌上拿起一个小盒子,推到魏忠贤面前:“公公,这是娘娘特意赏赐给你的,你看看。”

魏忠贤闻言刚想推辞,就被春兰出言打断:“魏公公,即是娘娘赏赐,就莫要推辞了,不然可就寒了娘娘的一番心意。”

话已至此,魏忠贤也算是彻底明白了,原来今天这顿酒菜,是李选侍在拐着弯的向自己表达歉意,估计是为了前几天逼着自己去内阁要人的事,后面他听乾清宫撒扫的宦官讲,那日娘娘可是将内阁众人骂了许久。

只是他不懂,为何李选侍会突然转性,难道是真的良心发现了?

“即如此,老奴就多谢娘娘的厚爱了,还望姑姑明日帮老奴与娘娘说一声,李进忠,永远是娘娘的人。”魏忠贤此时是真的有些感动。

年少之时,他多数时间是在乡里之间混迹过活,见过太多无耻下流的勾当,后来不得已,才狠心把自己阉了入了宫。

轮轮转转,眨眼也是年过半百的人,在深宫中这么些年,何曾有人这般对他客气过。

“一定一定,魏公公,喝一杯吧,莫要浪费了这上好的酒菜。”见魏忠贤收下,春兰也算是放下心来。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二人就在配房中,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这些年的不易。

…………

慈庆宫内,朱由校早早吃过晚膳后便睡觉去了,只因下午的时候,礼部派人来禀,说是从明日开始,礼部将会连续两日派人进宫,教导太子登极时所需用到的礼仪。

朱由校走后,朱由检只留下了值守夜班的宦官们在大殿周围巡视,而一个个的宫女,朱由检则让她们各自休息去了,理由是自己需要看书。

此时的朱由检独自一人坐在皇兄朱由校匠心制作的躺椅上,手中拿着一本洪武朝编制的《皇明祖训》,悠哉悠哉的细细品读着。

回想起这位推翻元朝统治,开局一个碗,最终通过多年征战,成功登顶九五至尊的洪武大帝,朱由检不由得有些心生向往。

再想想历史上自己的结局,不禁觉得有些发笑,太祖开局一个碗,崇祯结局一根绳。

不过自己可不是历史上的那位崇祯仁兄,更不会让关外的建奴踏入这片土地,成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既然自己意外来到了这里,那断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的悲剧重演。

只是,自己何时才能离开这座深宫啊。

不就藩,任凭自己有再多的想法,在这达官显贵遍布的京城,但凡自己有个什么出格的举动,立马就会被有心之人察觉。

虽说以自己和皇兄的关系,必然不会有什么后果,但时间不等人啊,要真是等到历史上的天启六年,自己才可以出宫,那除了摆烂等死,他也想不出啥好办法。

没办法啊,党争,天灾,叛乱,这三样难题完美的实现了闭环,要想打破这个壁垒,想让如今这个千疮百孔的大明再度焕发生机,除了改革,朱由检实在也是想不到啥良策了。

但敢于改革的人,自古以来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说远了,就是万历朝的张先生,生前也算是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后不也照样被小人攻讦,连坟头都被夷平了。

但如果不进行改革,任由大明这艘小船在历史中航行,触礁沉船是必然的事情。

想着想着,朱由检内心竟有些烦闷,索性站起身倚在窗边,望着高悬的明月,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弥补这段历史中的遗憾。

大明啊大明。

我该如何拯救你,先祖若是有灵,可一定要保护这大明的江山永固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