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罪:暗幕追凶 第六十九章 比率

作者:炉包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21 05:49:16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安排座次是件麻烦事,于是雷昀趁着陈曦与林雯往楼上走的间隙偷溜去了洗手间,回来后两位“情敌”已经落座——对面而坐,十字型,恰好两男两女隔开。

雷昀感激地看了庞伟一眼,以为是他安排的。

陈曦指了指桌上的饭菜,调侃道:“这店老板还真实贴心服务。”

“他贴心?屁!那会还要在水饺里放玻璃碴子帮我练牙口呢!喔,蒜泥多给了一份?”庞伟不屑撇撇嘴。

林雯摇头笑笑:“陈曦说的是水饺的摆放。”

桌上四份水饺,依次是鲅鱼馅、芹菜、三鲜、荠菜,她那会特意没点鲅鱼馅而是点了荠菜馅,其它三份是庞伟点的。

刚才她们进屋的时候恰好李林在摆放水饺,他着重说了各盘的口味——把三鲜馅放到门口的副陪位置,而把鲅鱼馅放到里面的主陪位置,这家伙斟酌再三最终把那份荠菜馅水饺放到主宾位置。

这确实是李林这家伙抖的机灵——排除法,林雯点的是荠菜馅,而雷昀万年不变鲅鱼馅,庞伟雷打不动三鲜馅,自然剩下的芹菜馅就是给陈曦点的,通过盘子摆放自然就可以间接到底安排座次。

“呃......可能是碰巧吧。”雷昀急忙搪塞说道。

山东这边讲究座次,这样隔开坐看似很“科学”、免得陈曦跟林雯挨着坐别扭,可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谁坐主宾位置?按照座次规矩,主宾位显然是比副宾位“高”一些。

“嘿,主宾,原配......嗯,很有道理。”

庞伟恍然大悟,一拍大腿,挤眉弄眼贱笑。

雷昀满脸黑线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别煽风点火。

然而林雯跟陈曦貌似都对这事并不在意,相视笑了笑,没再聊这茬。

“一会你开车。”

庞伟刚起开啤酒,陈曦悠然来了一句。

“啊?你......喝酒?上次......”庞伟瞪眼问道。

“陈曦,要不你......跟林雯喝果汁?喔,她也不喝酒。”雷昀慌忙忐忑地说道。

上次陈曦喝酒装醉的事让他记忆犹新,甚至有点心理阴影。

林雯摇头,微微一笑:“我喝。”

“今天是特殊情况。”

她看向陈曦点点头。

“放心,我们两人一瓶,不会喝多,不至于失控。”陈曦笑道。

“嘿,对嘛,喝个认识酒,买卖不成仁义在,呃......这话不对,分手了仍是朋友?也不对,对对对,不打不相识,呃......也不太贴切,那啥,你俩尽管放开了喝,待会我送你们回家。”

庞伟咂嘴怂恿说着,特意朝陈曦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他刚才还懊恼不能喝酒,可转眼一想,这不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地送陈曦回家么?说不定可以趁机来个表白?

“先吃点,边吃边聊。”

雷昀也没法再说什么,指了指桌上的饭菜,岔开话题。

“你先说下案情,不方便说的内容就略过。”林雯朝他点点头。

她知道其实也没啥共同话题可聊,搞不好又会闹尴尬,还不如直接说案子的事,这样雷昀就可以自在许多。

“也好,基本情况是这样......”

雷昀把系列案子简要说了一遍,特意重点说了跟抑郁症疑似关联的案情部分。

陈曦向林雯举杯示意,点点头说:“那些自杀案件死者之前都多少有抑郁症倾向,姓氏组成‘GOD’这一单词,而且一队、二队那边也是同样情况,所以我跟雷昀怀疑这并不是巧合。”

“割喉案受害者孙运亮的儿子因重病而患有抑郁症;福寿小区‘自残’致死案死者张泽明生前长期处于压抑、自闭状态,明显有抑郁症倾向;凌迟案受害者桑郎峰囚禁一年轻女子生子,其后该女子患有产后忧郁症而把婴儿杀死,而后他因丧子之痛而开始有抑郁症倾向。”

雷昀闷了半杯酒,接过话茬说道:“对,这些案子无论是自杀案还是他杀案,都看似与抑郁症有所关联,所以......”

他停顿下来,看向林雯。

“抑郁症在西方被成为‘蓝色隐忧’,据有关调查资料,在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在3%—5%,顺便说一下川海这边,据调查大约在8%左右的比率,按川海900万人口基数来换算,很惊人的数字。”林雯点点头。

“当然,这其中包含轻度以及潜在的患者,不能简单地直接换算,而且抑郁症虽然属于精神疾病但并不能粗暴地与神经病、暴力倾向等划等号。”她补充说道。

雷昀与陈曦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林雯摇摇头,微叹了口气:“但目前形式并不乐观,全国地市级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因为出于患者本身隐瞒、不在意以及医生主观识别方面的限制等,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被忽视,对,他自身也会对此忽视,不仅是医生、他身边的人。”

“而且,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仅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心理、药物治疗,甚至有报告说这个比率仅有5%,95%的患者则选择忍或者跟亲友倾诉,70—80%的患者甚至不清楚有没有可以心理治疗的机构、个人。”

“所以林姐你就从事了这一行?”庞伟嘴里塞着饺子,嘟囔插了一句。

林雯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做解释,而后看向雷昀与陈曦:“对抑郁症患者,周围的人群大多会不以为意、冷漠,回避甚至于嘲笑,更可怕的是,据统计大约40%的人会把精神疾病与犯罪、危险联系起来,但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并不比一般人群更具有暴力倾向,实际上,他们更容易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是,”雷昀点点头,而后解释说道:“别误会,我们尝试着将抑郁症与案件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他们可能是受害者,当然,在过程中他们也可能是加害者。”

林雯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并没有误解,我这么说是出于另一方面的考虑。”

“你是说......”雷昀目光一凝。

“对,你们应该考虑、怀疑过被操控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凶杀案。”林雯点点头。

“是。”陈曦点头回应。

“先说自杀,”林雯呼了口气,跟陈曦举杯示意而后抿了口酒,“据资料显示,存疑,仅供参考,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在这些自杀的人群中,患抑郁症的占了60%~70%,我前面提到过,抑郁症患者有机会得到专业治疗的患者比例却非常低,而且患病比例呈上升趋势。”

“严重抑郁时,自杀率为15—20%,国内每年因重度抑郁自杀的人数约超过0万。”

“抑郁症患者会因为个人的无价值感和抑郁情绪,产生自杀念头,部分患者会付诸相应的自杀行为,甚至多长尝试自杀。”

“可是自杀不属于刑事案件啊,喔,你刚才说有可能被操控?意思是有人怂恿他们自杀?”庞伟忍不住又插话问道。

“****听说过吧?”林雯皱起眉头。

“当然知道啊,呃......那些系列自杀的是因为玩这游戏?”庞伟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雷昀摆摆手:“林雯不是这意思,当然或许也存在这种可能。”

“就像****,如果有人刻意对抑郁症患者诱导,不断强化其自杀的念头,那么自杀的比率就好增加很多,毕竟,诱导抑郁症患者自杀要比诱导寻常人容易得多。”

庞伟咂吧嘴鸡啄米般点头,附和说:“对对对,有道理,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不对啊,****早就销声匿迹了,当时应该也没那么夸张,而且也整治过吧?喔,死灰复燃的升级版?还没来得及监控?”他猛然皱着眉头问道。

陈曦白了他一眼:“现在只是在讨论外界诱导的可能性,并没说一定存在****或者类似游戏。”

“是否存在类似诱导途径,那是你们要考虑的事情,我对刑侦了解不多,”林雯摇头笑笑,而后看向雷昀说:“提供一条消息仅供参考......”

“这阵子,进行抑郁症治疗咨询的人数明显增加,而且......咨询的人大多并不是患者本人,而是其家属、朋友。”

“这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短期内偶然性增加,毕竟样本太少,这是我跟几个同行沟通得出的主观判断,未必就说明其背后存在人为操控、诱导迹象,同样,这是你们要考虑的问题。”

“你那几位同行的心理诊所在什么位置?”雷昀急切问道。

“范围跨度很大,有在你们刑侦三队辖区的,也有在一队、二队,四队那边也有,对,我当时沟通了解情况的时候特意将范围扩大一些。”林雯沉声说道。

“范围......”

雷昀托着下巴颏皱眉自语。

“患者大多并未前去咨询,换句话说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此是排斥的,抵触治疗,或者可以说是已经有较强的自杀倾向,在他们看来自杀才是真正的解脱,而治疗反而是煎熬。”陈曦点点头。

“对,这种可行性很大,或许他们认为治疗无望,或许是不想拖累父母、子女、朋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排斥治疗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可能存在外界诱导自杀的情况下,实施自杀的念头会迅速增加到难以自控的程度,甚至可能会因为躲避、排斥治疗而加速实施自杀。”

林雯呼了口气,面色凝重地看向雷昀、陈曦。

雷昀与陈曦皱眉不语,脑子里盘算、推测着,如果确实存在迹象证明人为诱导抑郁症患者拒绝治疗、甚至自杀,那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自杀案件激增?增加到什么程度?

是,自杀不属于刑事案件,但如果出现较大规模自杀现象,无疑会造成社会恐慌,警方自然要面临巨大压力,如果发展到失控的局面,川海市即将承办的国际会议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推迟、取消。

而且,还有他们更为担忧的一点,如果推测成立,既然可以诱导自杀,那同样存在诱导他杀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