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孔苌这帮老铁,攻打强盗头子马严、冯?,可真是拼了老命了,但搞了好久,就是干不掉他们。
那时候啊,司、冀、并、兖,四州的好几万流民,都挤在辽西,整天互相拉拢勾搭,老百姓们生活,都过得乱糟糟的。
这事儿啊,石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跑去,找濮阳侯张宾问计策。
张宾就说了:“马严、冯?这俩货,跟您也没啥大不了的恩怨,流民们都想着回家呢。
您现在不如把军队撤回来,选几个靠谱儿的官,去安抚百姓,这样就能很快搞定幽州、冀州的强盗,那些辽西的流民,也就自然回来了。”
石勒一听,觉得挺有道理的,就把孔苌等人叫回来了。
他又任命了武遂县的县令李回,当易北督护,还让他顺便当个高阳太守。
马严的小弟们啊,一直都特别佩服李回的威严和人品,好多人都背叛马严去跟李回混了。
马严一看这形势,吓得直接跑路,最后跳水自杀了。冯?呢,也挺识相的,直接带着小弟们投降了。
后来啊,李回搬到了易京去住,跟随他的流民多得不得了,路上都挤满了。
石勒高兴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就封李回为弋阳子,还给张宾加了一千户的封邑,提拔他当了前将军。
不过这张宾啊,也是个有骨气的哥们儿,硬是推辞不接受。
哎,再来说说那丞相司马睿吧。
这哥们儿一听长安沦陷了,急得直接带兵出去露营,还亲自穿上铠甲,四处发传单,说要限定日期北征。
可惜啊,因为水道运粮,耽误了时间,他一气之下,就把督运令史淳于伯给砍了。
哎呀,说起来都惨啊,那行刑的人,用刀擦柱子的时候,血都逆流而上了,一直流了二丈多才停下来。
看到的人都说,这淳于伯肯定是有冤屈的啊。
丞相司直刘隗这人,挺正直的,就上书说:
“淳于伯的罪不至死啊,应该让周莚这些人滚蛋。”
于是右将军王导等人,就上书承认错误,请求辞职。
司马睿呢,也知道自己政令刑罚乱搞,就说了句:“这都是我脑残导致的。”最后也没问责任何人。
这刘隗啊,性格刚直,不徇私情,那时候的好多名士,都被他怼过。
但司马睿总是宽恕他们,所以大家都把怨恨,归到刘隗身上了。
还有个南中郎将王含,是王敦的哥哥,因为家族势力大、地位高,就傲慢得很。
他一次就请求任命二十多个参佐、郡守县令等官职,而且大多数人都是菜鸟。
刘隗就怼他,虽然事情被压下来了,但王氏家族从此就恨上他了。
最后呢,司马睿任命卲续为冀州刺史,卲续的女婿刘遐在河、济地区招了些人马,司马睿就让他当了平原内史。
还有啊,拓跋普根的儿子也挂了,国人们就立了他的叔父拓跋郁律当老大。
中宗元皇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呗。
春天一来啊,汉兵们就蠢蠢欲动,开始向东攻打弘农郡了。
这弘农太守宋哲,一看风头不对,立马卷起家当,一路小跑奔江东去了,速度比兔子还快!
那时候啊,黄门郎史淑和侍御史王冲,这几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脸儿板板的,眼红红的,老是一言不发,一有空,就像狮子在笼里迈步,来回走趟趟儿。
最后,他们从长安一溜烟儿跑到凉州。
说是西晋愍帝投降的前一天,给他们塞了个诏书,要把张寔封成大都督、凉州牧、侍中、司空,还得处理一大堆破事儿。
诏书里还叨叨:
“朕已经叫琅邪王,来暂时管管帝位了,你们得好好辅佐他啊,一起熬过这个难关。”
史淑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姑臧,张寔就一本正经地哭了三天,为了悼念愍帝。
但是啊,他就是不肯接那个封职,估计心里琢磨着:
“这事儿咋这么烫手呢?”
说起张寔的叔父张肃啊,这老头儿原来是西海太守,一听到晋都长安快撑不住了,就跃跃欲试要去救援。
可张寔觉得他一把年纪了,就别折腾了。
等到长安真的沦陷了,张肃一听这消息,直接气得翻白眼儿了,就这么去了。
然后呢,张寔就派了太府司马韩璞、抚戎将军张阆这帮人,带着一万步兵骑兵去打汉军。
还招呼了讨虏将军陈安、安故太守贾骞、陇西太守吴绍,让他们领着自己郡的小弟们当前锋。
他还给相国司马保写了封信,说:
“晋朝皇室,这回可是捅了马蜂窝了,但我没忘本,要报效国家。
之前,我派贾骞去瞅瞅你的动静,半道上接到命令,让他打道回府。
后来听说敌寇快怼到长安了,胡崧却稳如泰山,麴允还砸了五百金求他出兵,我这才决定,让贾骞他们翻山越岭去救援。
可谁知道朝廷已经垮了,我真是又气又急,觉得自己责任山大。
现在,我再派韩璞他们带兵过去,全都听你的指挥。”
可惜啊,韩璞他们的军队,就是攻不进去东边,只好灰溜溜地回来了。
军队走到南安的时候,被一群羌人部落给堵了,两边就干了起来,僵持了一百多天啊。
韩璞他们的箭都射得没影了,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
韩璞一咬牙,就把拉车的牛给宰了,给士兵们充饥,还一边抹眼泪一边问他们:
“你们想不想爹妈啊?”
士兵们说:“想啊。”
“想不想媳妇儿孩子?”
士兵们又说:“想啊。”
韩璞再问:“想不想活着回家?”
士兵们回答:“废话,当然想啊!”
韩璞就说:“那你们得听我的话,懂不懂?”
士兵们都点头说:“懂啊。”
于是韩璞就擂鼓呐喊,带着大家往前冲。
正好,张阆带着金城的士兵火速赶到,两边一起围攻羌人,结果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砍了好几千个脑袋呢!
你知道吗?
长安还没沦陷的时候,就有人瞎唱民谣:
“秦川里啊,血流得跟手腕似的,只有凉州人,悠哉悠哉地在旁边看戏。”
等到汉军真的霸占了关中,那些氐人、羌人跟疯了似的到处抢掠,雍州、秦州的百姓死得差不多了,就只有凉州还岁月静好呢!
话说啊,二月里的某一天,汉主刘聪这哥们,就派了他的堂弟刘畅,领了三万步兵骑兵,浩浩荡荡地去攻打荥阳。
荥阳太守李矩呢,这老兄就守在韩王故垒,两边儿就隔着七里地儿。
刘畅心里琢磨着,咱这么多人,不如先礼后兵,试试招降李矩,于是就派了使者去忽悠他。
李矩这边儿,被刘畅大军突如其来的一波操作,给整懵了,一时间也布置不过来防御,就顺水推舟,也派了使者去跟刘畅说:
“哎呀,咱们投降行不行?”
刘畅一听这话,高兴得跟个啥似的,防御也放松了,还大肆犒赏士兵,将领们都喝得醉醺醺的,跟过年似的。
但李矩这边儿呢,其实心里另有打算。
他准备趁夜深人静,给刘畅他们来个偷袭。
可手下人都有点儿心虚啊,怕打不过。
李矩就想了个妙招儿,派部将郭诵去子产祠祷告,还请了个巫祝来传言说:
“子产的神灵说了,到时候会派神兵来帮忙。”
这么一说,大家信心大增,都跃跃欲试,跟打了鸡血似的。
李矩就挑了一千名勇士,由郭诵领着,搞了个突然袭击。
结果刘畅大军被斩首好几千,刘畅自己也只能孤身逃跑,估计心里都骂娘了。
再说啊,到了辛巳日,有个叫宋哲的人,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建康,说他是奉了晋愍帝的诏令,让丞相、琅邪王司马睿,来统管国家所有政务。
三月里,琅邪王就穿了素服,避居别室,举哀三天,估计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这时候呢,西阳王司马羕和那些官员、部属们,就一起给琅邪王上尊号,想让他当皇帝。可琅邪王不答应啊,说自己是有罪之人,怎么都不肯。
司马羕他们就不停请求,最后琅邪王,都快被烦死了,就说:“你们再逼我,我就回琅邪封国去。”
说着就叫私仆备车,打算走人,这脾气也是够倔的。
这下司马羕他们才急了,赶紧恳请琅邪王就按魏、晋的旧例,先称个晋王算了。
琅邪王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到了辛卯日,琅邪王就称了晋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武,开始忙得不亦乐乎,又是设置百官、又是修宗庙、建社稷的。
那些主掌官员们还觉得不够热闹呢,又请求册立太子。
晋王其实挺疼爱次子,宣城公司马裒,想立他为太子。
就跟王导商量说:“立太子这事儿,得按德行来。”
王导就说:“皇长子和宣城公都不错,但皇长子年长一些。”
晋王听了觉得有理,就采纳了王导的意见,这王导也算是个人才啊。
于是啊,在丙辰日这天,晋王就册立了皇长子司马绍,为王太子,又封司马裒为琅邪王,还让他继续都督青、徐、兖三州的军事,镇守广陵。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任命啦,西阳王司马羕当了太保,还有一堆人都升了官儿,大家可谓是皆大欢喜啊!
这晋朝,也算是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吧!
哎呀,说起那王敦老兄啊,这哥们儿可有意思了,他竟然推辞了江州牧的职位,觉得这官儿太大了,自己担当不起。
哈哈,这不就是典型的“怂人”心理嘛!
而那王导呢,看着哥哥王敦统领了六州,他也跟着推辞了都督内外诸军事的官职,毕竟不能抢哥哥的风头嘛,真是兄弟情深啊!
再看看那贺循老爷子,也是个妙人儿,以年迈多病为由,辞去了中书令的职位。
晋王一听,都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还给贺循找了个轻松的差事,任命他为太常。哈哈,这不就是“老有所依”嘛!
这时候啊,东晋政权这个小船才刚刚起航,一切都还在摸索中。那刁协哥们儿,他在西晋时期就当过官,对旧制可是一清二楚;而贺循呢,儒学大师一枚,对礼仪制度也是了如指掌。
所以啊,每当遇到有争议的事情,大家都得找他们俩来裁决,这不就是“找专家”的节奏嘛!
咱们再说说,刘琨和段匹磾这两位仁兄,他们俩可是歃血为盟的好兄弟,约定一起支持晋王室。
有一天,刘琨发布了檄文,昭告所有的汉人和夷人,他派遣了温峤和荣卲这两位得力干将,带着奏表和盟约誓文,火速赶往建康去劝晋王登基称帝。
这温峤啊,可是温羡的侄儿,他的姨妈就是刘琨的妻子。
刘琨对他说:
“晋朝虽然现在衰败了,但天命还在咱们这边儿,我将在河朔地区建功立业,你的名声也会在江南传扬开来。
去吧,小伙子,好好努力!”
这不就是“望子成龙”,不对不对,望外甥成龙的翻版嘛!
晋王这边儿呢,也是没闲着,委派了鲜卑大都督慕容廆,担任要职,可慕容廆却推辞不受。
这时候征虏将军鲁昌就劝他了:
“你看现在洛阳、长安都沦陷了,天子也流亡了,琅邪王在江东接受制诰,这可是天下百姓的希望啊。
你虽然在这里雄踞一方,但还有很多部族不听你的号令呢。
我觉得啊,你应该派使者去见琅邪王,劝他承续晋国的大统,然后咱们就可以奉皇上的诏令,去讨伐那些有罪的人了!”
这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套路呀!
还有个处士叫高诩的也说了:
“想成就霸王之业啊,没有道义可不行。现在晋王室虽然衰微了,但还是民心所向啊。
你应该派使者,去江东,表示尊崇他们,然后再以君臣大义,去讨伐那些不听话的部族!”
慕容廆一听觉得有道理啊,这不,就派了长史王济,从海路,赶往建康,去劝晋王登基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各有心思,齐心协力想把晋朝给扶起来!
团结就是力量,加油吧,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