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侄子是留学生 第24章 哈喽啊

作者:糖醋鲤鱼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30 19:42:4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太孙殿下!”

一道略显别扭的声音传来,吸引了朱瞻墡哥俩的注意力。

看清来人,朱瞻基拍了拍朱瞻墡的肩膀,笑道:“忠勇王,你见过吗?”

“常听父亲和府内官员提起忠勇王大名,不过见面倒还是第一次。”

话音落下,朱瞻墡看向金忠,抱拳道:“哈喽~”

金忠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解,但还是马上恢复常色。

“……这是我的五弟,我将先迎大行皇帝回京,带我走后,由他接管大军。”

听到朱瞻基这么说,金忠立马抱拳道:“末将愿听从将令!”

随着金忠开口,其身后的军中中层将领呼啦啦跪倒一片。

不过看到这一幕的朱瞻墡却并没有多开心,或是激动。

反倒是心中有那么一丝丝失望。

因为金忠对哈喽没有反应!

朱瞻墡一直怀疑,这个忠勇王金忠是穿越者。

这也不怪朱瞻墡胡乱揣测,实在是这哥们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眼前这位忠勇王,是有明一朝,唯一一位活着的异姓王。

而且有实权!有军权!

金忠,本名也先土干,是蒙古贵族。

其祖上做过元朝的丞相——元朝时期的丞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早年间,也先凭借自己的悍勇和灵活的脑瓜子,硬生生的在瓦剌和鞑靼两部的倾轧下,在北元太师阿鲁台的掣肘下,闯出了一片天地。

这还不算什么,蒙古人身上,本就有这股凶悍的闯劲。

但不同的是,其他蒙古人发家起势之后,想的是吞并周围部落,渐渐蚕食周围势力。

可这位不一样,这位手里有了资本之后,不搞左邻右舍,和大明玩到了一起。

凭借自身的庞大体量,也先土干从永乐五年开始,就向大明朝廷朝贡。

以个人名义,偷偷朝贡。

要知道,当时的鞑靼可是刚击败了大明的军队,甚至连靖难元勋淇国公丘福都败在鞑靼手里。

就是这种形势下,也先土干看都不看鞑靼一眼,和永乐玩起了对赌游戏。

就这样,永乐十一年,也先土干被朱棣封为都督。

至此,开始了鞑靼各部长达十年的心理折磨。

有这么一位无比了解鞑靼瓦剌各部的,受到大明册封的都督当邻居。

晚上根本不敢睡太死。

十年啊,草原上都是黑眼圈。

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的第四次北伐。

当时的朱棣无功而返,这要是其他人,指定是趁着朱棣的大军士气低迷,悍然出击,冲杀一番。

但是这哥们不一样!

一看朱棣无功而返,大军士气颓丧。

也先土干二话不说,一针肾上腺素攮在了朱棣屁股上。

也先土干带着整个部落投降大明!

就这样,朱棣一高兴,给也先土干赐名金忠,封忠勇王。

一件事情不合理,可能是偶然,但是从永乐五年开始,连续十多年不按常理出牌。

那指定是这个人的常理有问题。

感觉这人归顺大明,有一种归心似箭的迫切感。

不像原生态的北元贵族。

但是眼下——金忠听到‘哈喽’时候的反应,却打消了朱瞻墡的念头。

大概,就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北元贵族吧。

念及至此,朱瞻墡连忙向众将士还礼。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进入大营,朱瞻墡走马观花般看着一圈将校自报家门。

朱瞻墡不语,只是不停的点头——这么多人,记不住,根本记不住。

没有熟悉的面孔,也没有熟悉的名字。

本就为数不多知道名字的军中将领公侯,此时也已经交出兵权,准备随大行皇帝返京。

一番折腾下来,朱瞻墡除了混个脸熟,就只记住了两个人。

一个是也先土干的侄子,把台,这个年轻人看向朱瞻墡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笑。

一个是武安侯,郑亨。

其他的封号或许有水分,然而武安,由古至今,都是皇帝严选。

武安侯郑亨,是留下的将领中军职最高者。

是用来平衡忠勇王金忠的。

朱瞻墡心里很清楚,数十万大军在外,自己的小命,就在眼前这位七十岁的老侯爷手里。

说一千道一万,金忠到底还是鞑靼人。

朱瞻墡也没有什么王霸之气,不觉着自己能搞定这位异姓王。

毕竟,朱瞻墡不善军伍之事。

等朱瞻基交代完一切离去,朱瞻墡站在中军大帐前,面无表情的看着天上翱翔的雄鹰。

此时此刻,应该是朱瞻墡目前为止的人生巅峰了。

虽然只是监军的角色,但却节制二十万兵马。

只不过,这节制的时机不对。

要不然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缺一难成大事。

手里有二十万兵马,而且还是久经沙场的善战之兵,有边军,也有京营精锐。

放在很多时代,这江山,朱瞻墡高低要试一试到底如此多娇。

但眼下不行!

毫不夸张的说,有明一朝,前期的几位皇帝,其个人在军中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开国辅运,朱元璋是明初一代将领中军功至高者。

奉天靖难,朱棣,自然是第二批军功爵中至高者。

朱高炽少与高级将领往来,但是底层军伍却普遍知道太子贤明——毕竟,累了一天回到军帐能不能吃上口热乎的,全靠太子。

朱瞻基,则是手递手接过了朱棣的军中话语权。

如果说司马懿是透支了年迈功臣的信用。

赵匡胤则是透支了武将的生存空间。

或许在朱棣看来,防止出现功高震主,陈桥兵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当权者成为军中第一人。

虽然开国仅有六十多年的时间,但却足以证明这个论点的正确性。

所以,朱瞻墡没有选择自己找死。

看似二十万大军在手,但实际上,朱瞻墡对于大军的控制权,却犹如薛定谔的猫。

打开造反的盒子,其中名为军权的猫,不见得是一只活的,甚至不见得有猫。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封建礼法的时代,朱瞻墡没有如奉天靖难那般起兵的大义。

除非过几天消息传来,朱高煦和朱高燧京城发难,杀了太子和太孙。

正在朱瞻墡愣神之际,一个脸上带笑的年轻人来到近前。

“哈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